(十七)加强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就业是民生之本、收入之源,要实施更加积极的政策,采取更加灵活的方式,营造更加宽松的环境,努力做好各项就业工作。要引导和促进劳动密集型企业、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和各类服务业加快发展,大力支持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推进各种形式的灵活就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小企业就业,高度重视解决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强化农民工就业培训,促进农村牧区劳动力就地转移就业和外出务工就业。建立健全公共投资带动就业的增长机制,大力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积极开展对零就业家庭和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力争城镇新增就业22万人。
(十八)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教育方面,组织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推进义务教育阶段校舍标准化建设,2010年完成全部工程60%的建设任务。加强职业教育发展,继续实施“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扩大高等教育规模,2010年全区普通高等学校计划招生11.1万人。卫生方面,继续加强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施一批旗县医院、苏木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项目,重点建设40所旗县级综合医院、242个苏木乡镇中心卫生院、468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启动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文化方面,重点落实好《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29号),加快实施苏木乡镇综合文化站等五大公共文化服务工程,推动文化大区建设。
(十九)切实加强社会保障工作。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最低生活保障为重点,加快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稳步推进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完善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和关系转移接续办法,做好新型农村牧区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加强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的帮扶救助力度,进一步提高城乡低保标准。
(二十)继续推进民生工程建设。围绕人民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继续开展为民办实事和民生工程建设。积极改善农村牧区生产生活条件,解决100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1.3万户农牧民通电问题,新增户用沼气10万户。加强通乡油路建设,基本实现苏木乡镇通油路。继续推进扶贫开发,对430个贫困村实施“整村推进”扶贫,扶贫移民搬迁3.56万人。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继续组织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棚户区改造和游牧民定居工程,力争新开工廉租住房160万平方米以上,完成煤矿棚户区改造3.1万户、国有林区棚户区改造1万户、国有垦区危旧房改造6000户和游牧民定居工程4000户的建设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