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现代工业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

  积极开展对世界500强、专业领域世界500强和全国500强企业的引进工作,加快引进跨国公司和国内知名企业来郑州市设立总部、研发机构、制造基地,同步引进资金、机制和管理经验、技术装备和人才。力争每年引进5家以上拥有著名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在行业处于龙头地位的企业。
  选择具有带动型、成长型、科技型等方面的企业,建立梯次培育的重点企业梯队,加大扶持力度,促其尽快成为行业巨人。力争到2015年,培育年销售收入超百亿元的企业20户以上,其中,超500亿元的企业1户,超300亿元的企业5户,超200亿元的企业3户。
  2.自主创新工程
  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快建立以企业技术中心为主要方式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建立一批国家级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力争到2015年,全市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达到15家以上;对创建国家级、省级和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分别给予100万元、60万元和30万元的财政资金奖励。引导企业加大技术开发投入,大力开发新产品和专利产品,力争到201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3%以上。加强产学研结合,推进企业与国内外著名高校和研究院所的科技合作,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在重点行业组建一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搭建面向企业的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培育创新型企业,研究政策,加大扶持,力争到2015年培育50户创新型企业。实施标准化战略。引导企业高度重视标准化工作,争创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加大知识产权的宣传和保护力度。
  3.产业集聚区建设工程
  按照“整合、提升”的原则,制定全市及各重点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明确集聚区功能定位,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形成相互统一衔接的产业集聚区规划体系。确定20个以内市以上重点产业集聚区,加强考核,动态管理,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突出土地的集约利用,突出产业链条,突出特色培育,突出创新能力和节能环保,推进重点产业集聚区建设,着力提升规模和水平,打造承载现代产业的平台。力争到2015年,创建省级以上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5个以上,其中国家级1个以上;打造销售收入超千亿元的产业集聚区1个以上,500亿元的产业集聚区6个以上。
  4.品牌建设工程
  建立科学的品牌扶持机制,制定年度名牌建设和推进计划;采取多种形式,组织重点企业名牌产品展示会、推介会、集中媒体宣传等,加大对重点企业名牌产品的宣传和保护力度,培育一批品牌知名度高的企业,打造郑州品牌产业群。支持企业争创国家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产品。力争到2015年,形成6个以上在全国乃至全球具有显著竞争力和重要影响力的名牌产品和产业品牌。
  持之以恒抓好企业产品质量工作。每年开展工业产品质量月活动;研究制定加强企业产品质量工作的指导意见;督促企业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同时,加强售后服务、质量追溯和质量诚信管理;加强对重点行业工业产品质量的跟踪监测预警;建立工业产品质量评价报告发布制度,保证规模以上企业重点产品质量水平达到国家、行业标准。
  5.信息化工程
  每年选择20户左右的企业作为企业信息化示范培育企业,加强引导,推动信息技术与管理技术、制造技术相结合,通过信息集成、过程优化和资源配置,实施信息化、智能化、规范化管理,使信息技术应用于企业管理的全过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
  积极发展企业电子商务。落实企业电子商务发展规划,引导和鼓励企业建立网站(主页),建设企业电子商务平台或者通过第三方服务平台开展电子商务应用,加强电子商务宣传普及和专业人才培育,完善企业电子商务支撑和保障体系建设,加快企业商务活动的电子化步伐,逐步实现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的网络化。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