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西南工业发展区板块。主要发展原材料工业和非煤产业。包括新密市产业集聚区和登封市产业集聚区。新密市产业集聚区,通过规划整合新密耐火材料集聚区、造纸工业集聚区和曲梁工业集聚区,重点发展高档耐火材料产业、造纸产业、服装等非煤产业,到2015年销售收入突破900亿元。登封市产业集聚区,通过规划整合登封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汽车零部件产业集聚区和三里庄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重点发展汽车零部件和医药包装材料等非煤产业以及煤电铝产业链,到2015年销售收入突破600亿元。
5.南部工业发展区板块。主要发展食品工业和医药工业等,包括薛店食品工业园、新郑医药产业园、新郑煤炭循环经济产业园和新郑新港工业园,通过规划整合,主要发展食品产业、制药产业、建材产业、煤清洁利用产业和塑胶产业等,到2015年,销售收入达到800亿元。
(二)推进中部区域省会城市之间的产业合作
全面落实国家促进中部崛起战略,充分发挥中部六省省会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按照政府推动,市场主导,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推进,协调发展,互惠共赢的原则,积极创新与武汉、合肥、石家庄、长沙、南昌等城市的工业合作机制,鼓励和支持六城市间的企业开展各种形式的合作,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辐射带动作用,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和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逐步在六城市之间形成生产要素合理流动,资源优化配置,产业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三)增强在中原城市群中的辐射带动力
加快实施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充分发挥郑州的工业优势,依托郑汴洛城市工业走廊和新-郑-漯产业发展带,推动郑汴、郑洛、郑新、郑许之间的产业对接,加快形成郑汴洛城市工业走廊产业布局框架,促进郑新呼应发展,密切郑许产业联系,进一步拓宽中原城市群之间的参与合作,形成错位发展,互补互惠的产业格局,提升郑州工业的实力,增强辐射带动作用。
(四)积极承接国内外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
抓住全球资本加快流动和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快速转移的重大机遇,全面加强与国内外主要经济体的产业合作,积极主动参与国内外产业分工,承接产业转移,提高利用外资水平。抓住国际金融危机的契机,拓展外资来源。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在国内外建立生产基地,开展资源、人才、技术等合作,逐步建立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高水平的开放型产业发展格局。
五、全力实施六大重点工程
1.扶优扶强工程
以进一步提升行业龙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以培育超百亿元大企业为重点,每年选择60户左右发展潜力大、成长性强、优势突出的企业,作为重点企业,加大扶持。鼓励企业利用资金、技术、品牌和市场等优势,进行横向重组和上下游整合;组织重点企业产品协作配套洽谈会,鼓励重点企业优先采用本地产品进行配套,带动行业中小企业共同发展;积极推进企业上市工作,通过资本市场加快规模扩张。
加快重大工业项目建设。每年选择60个左右重大工业投入项目,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对重大工业项目按设备投资额的5%给予财政资金补助,单个项目补助最高限额1000万元,重大项目一事一议。建立健全项目责任制,及时解决项目遇到的问题,切实加快项目建设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