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现代工业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
(郑政〔2010〕2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各有单位:
为落实国家促进中部崛起和省中原城市群发展战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工业结构升级,优化产业布局,提升工业整体竞争力,赢得新一轮经济增长主动权,促进工业经济实现可持续和又好又快发展,特提出如下实施意见,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指导思想与发展原则
(一)指导思想
按照建设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和生态型、创新型城市的总体要求,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工业竞争力为目标,以自主创新为动力,以产业集聚区为载体,继续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调整工业结构,优化空间布局,延伸产业链条,完善创新体系,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全力打造现代工业体系,把郑州建成全国重要的现代工业基地。
(二)发展原则
1.坚持科学规划、差异化发展原则。
2.坚持立足本地、内外并举发展原则。
3.坚持结构调整、集约集聚发展原则。
4.坚持创新驱动、改造提升发展原则。
5.坚持生态优先、可持续发展原则。
二、发展战略与主要目标
(一)发展战略
围绕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着力构建三大产业体系,加快形成五大产业板块,推进实施六大重点工程,全面落实六项保障措施,到2015年,初步建立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发展集群化、产业竞争力高端化,与信息化融合好,产业创新能力、开放带动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的现代工业体系。上述概括为“三五六六”发展战略:
构建三大产业体系。即大力发展战略支撑产业;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新兴产业;重点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
形成五大产业板块。一是郑州新区板块,重点发展以汽车、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为主的战略支撑产业;二是中心城区板块,重点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和纺织服装、食品产业;三是西部工业发展区板块,由沿310国道的荥阳、上街、巩义的产业集聚区组成,重点发展铝工业和装备制造业;四是西南工业发展区板块,由沿323省道的新密、登封的产业集聚区组成,重点发展煤炭电力、耐材和建材产业;五是南部工业发展区板块,主要由沿107国道的新郑市的产业集聚区组成,重点发展食品工业、医药化工产业。
实施六大重点工程。即扶优扶强工程、自主创新工程、产业集聚区建设工程、品牌建设工程、信息化工程和生态产业工程。
落实六项保障措施。即组织保障、土地和资金保障、政策保障、招商保障、人才队伍保障和发展环境保障。
(二)主要目标
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工业投入累计、产业集聚区销售收入“三个超万亿”发展目标,工业增加值规模进一步扩大,产业结构明显优化,发展模式明显转变,全市工业竞争力显著增强。
1.全部工业销售收入突破1万亿元,力争达到12000亿元,年均增长16%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