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主要目标。在全市七县(区)及地膜覆盖面积大、地膜污染较重的乡镇,扶持建立一批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加工企业。通过2―3年的努力,基本形成布局合理、方便群众的废旧农膜回收加工利用体系,提高回收加工能力,使废旧农膜污染得到基本控制。力争到2015年,全市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率达到80%以上。
三、工作重点
(一)加强科技研发和推广应用。一要加强废旧农膜回收及加工再利用的技术创新,研究开发和引进推广废旧农膜加工再生颗粒、生产防水防漏材料、生产塑料编织袋、裂解加工生产燃油等废旧农膜再生加工技术,延伸产业链条,增加废旧农膜回收加工产品附加值;二要积极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可降解和无污染的环保型农膜新产品,逐步取代传统塑料薄膜;三要引导农民科学使用农膜,推广一膜两用、适时揭膜、机械拾膜等技术,禁止使用厚度小于0??008mm的超薄地膜,以降低废旧地膜的捡拾难度;四要建立废旧农膜污染防治核心示范点(区),开展试点示范,树立防治废旧农膜污染的典型,向农民展示推广农膜科学使用和回收利用技术。
(二)加快建立废旧农膜回收利用体系。各县(区)要根据农膜使用及污染情况,扶持建立废旧农膜回收加工企业,带动周边地区废旧农膜及废旧塑料制品的回收、加工及再利用;在乡镇建立废旧农膜回收站(点),方便农民交售;结合地膜补贴开展“交旧领新”或“以旧换新”工作;同时要结合新农村建设,建立乡村物业管理站,建设田间垃圾收集设施,对农村垃圾(废旧农膜、塑料制品、农资包装瓶袋等)进行定点堆放、定期处理。
(三)加大资金投入。要将废旧农膜回收利用,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纳入财政预算,市、县(区)财政设立废旧农膜污染防治专项资金,市级每年在旱作农业技术推广资金中列出10%予以支持。重点支持可降解农膜和废旧农膜回收再利用的技术研发、技术推广、试点示范、宣传培训以及开展以旧换新、以奖代补、对废旧农膜回收加工利用企业进行贷款贴息等,不断加大资金投入。
(四)加大对废旧农膜回收加工企业的扶持。各县(区)要制定信贷支持、土地利用、税收优惠等政策,扶持废旧农膜回收加工企业发展。要积极落实国家促进资源节约和再利用的税收政策,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不断完善资源再利用的税收优惠政策,对具有一定回收加工规模、诚信好的废旧塑料回收加工企业给予信贷重点支持;同时,对废旧农膜回收加工的企业建设项目要给予贴息支持。要将废旧农膜回收及初加工机械设备纳入农机购置补贴范围,鼓励和扶持废旧农膜回收及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