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各地, 区、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安全生产“三项行动”的指导、监督和检查。对行动过程实行动态管理,及时掌握情况;配合9月全国安全生产大检查,对本地区、本行业安全生产“三项行动”进展情况进行专项抽查;对重大事故隐患和突出问题要挂牌督办,逐项销号;对普遍性和倾向性问题,要分析原因,研究对策,集中整治。
(三)深化治理,巩固成果(10至12月)。
1.针对四季度工作特点,深入治理“三违”现象,严肃处理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生产,以及超员、超载、超速和超限运输等违法违规行为,认真落实各项安全措施,切实消除事故隐患。
2.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安全生产“三项行动”开展情况进行督查,开展隐患整改情况“回头看”,推广典型经验做法,建立长效机制,并对安全生产“三项行动”进行全面总结。各地将安全生产“三项行动”总结于12月上旬报省安委会办公室。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安全生产“三项行动”是“安全生产年”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一组织实施。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结合本地区、本行业的实际,制订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明确工作重点、步骤、要求和保障措施;建立组织协调机构,明确各有关单位的职责;认真落实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和企业法定代表人负责制,任务层层分解,责任落实到人;采取有效措施,将安排部署落实到每个基层单位,落实到每个岗位,并加强督促、检查和指导。
(二)突出重点,全面推进。非煤矿山安全生产“三项行动”要突出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时段,以及重点部位、重要设施、关键装备和关键岗位,也要注意日常检查,兼顾其他作业场所和岗位,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全面深入开展“三项行动”,努力减少事故总量,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三)标本兼治,重在治本。通过安全生产三项行动,既要抓现场,反“三违”,治隐患,切实消除当前严重威胁安全生产的突出问题,努力把事故降下来,又要着力推进非煤矿山企业的安全标准化建设,对每个企业安全状况摸清底数,分类指导,分类监管,推动企业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建设,落实各项治本之策,解决影响安全生产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提高企业安全基础保障水平和防范事故的能力。
(四)统筹协调,形成合力。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各企业和单位要对重大隐患和问题,及时组织联合执法、专项执法和舆论曝光督促解决;与安全生产法制体制机制、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队伍“三项建设”结合起来,推进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与实施安全生产许可、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日常监管监察等工作结合起来,综合采取法律、行政、经济、教育等手段,统一部署,统筹兼顾,相互促进,务求实效。
(五)严格考核,强化监督。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及时掌握治理行动进展情况,建立健全信息统计报送工作制度,逐月统计上报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完成情况和安全生产投入情况等,同时按要求建立完善控制指标月通报、季发布和年度考核制度,确保工作进度和质量。要采取巡检、抽检、互检等方式,对治理行动开展情况进行逐级检查,发现问题和隐患及时下达整改通知,督促整改,跟踪落实;健全和落实重大隐患公告公示、挂牌督办、跟踪治理和逐项整改销号等制度,对因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不力而引发事故的,依法严厉查处,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六)深入发动,群防群治。各企业和单位要紧紧依靠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广大职工,调动职工群众的积极性,组织职工全面细致地查找各种事故隐患,积极参加隐患治理,杜绝“三违”现象;要发挥行业协会、学会和科研院所在安全检查、隐患治理和技术推广等方面的技术支撑作用,提高安全生产治理行动的质量和水平。
(七)广泛宣传,舆论监督。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和网络等各种媒体,广泛宣传这次行动的目标、内容和要求,提高思想认识,加大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力度,宣传先进典型,曝光落后单位,普及安全生产知识,形成安全生产“三项行动”的良好舆论氛围。
全省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三项行动”实施方案
为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推动全省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三项行动”,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安全生产“三项行动”的通知》(鄂政办电[2009]84号)精神,结合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制订的《安全生产执法行动实施方案》(安委办[2009]6号)、《安全生产治理行动实施方案》(安委办[2009]7号)和《安全生产宣传教育行动实施方案》(安委办[2009]8号)要求,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安全发展理念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按照国家、省开展“三项行动”要求,进一步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工作,提高行业安全发展意识,提升行业安全生产保障能力,规范安全生产的法治秩序,促进全省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好转,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达到100%,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标准化率达到75%以上,力争2009年全省危险化学品事故死亡人数下降10%(9人以内),努力杜绝较大以上事故发生。
二、工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