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水运业发展的意见
(湘政发[2009]42号)
各市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
水运在综合运输体系中具有运能大、占地少、成本低、节能、环保等比较优势。我省不但水运资源丰富,通江达海,而且重要产业沿江环湖布置,具有发展水运的良好条件。为充分发挥水运资源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作用,现就加快全省水运业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 指导思想
充分利用我省水运资源优势,打造主要干线高等级航道网,推进湘江及环洞庭湖港口建设,加快运力发展和结构调整,大力提升水运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比重,增强水运竞争力,努力实现从水运大省到水运强省的跨越。
二、总体目标
建成以洞庭湖为中心,以长江、湘江、沅水、资水、澧水等水运主通道为骨架,以长株潭港口群和岳阳港等国家内河主要港口为节点,以标准化、专业化、大型化的船舶为载体,以现代化的支持系统为保障的安全、畅通、便捷、高效的内河水运体系。
近期建设长江航道湖南段3000吨级航道、益芦航线、湘江衡阳以下2000吨级航道及沿线港口,加快其余干线航道和区域性港口建设步伐一到2015年,全省3000吨级航道(长江湖南段)达到161公里,2000吨级航道达到439公里,1000吨级航道达到448公里,港口1000吨级以上泊位达到15叶,船舶运力200万载重吨,水路年货运量 1.5亿吨,港口吞吐量2亿吨,集装箱100万标箱,基本建成航道干支线畅通、港口功能齐全、船舶结构合理、支持保障有力、市场规范有序的内河水运体系。
远期基本建成与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与其他运输方式相协调的现代化水运体系,努力构建我省在中部地区的水运交通枢纽地位。
三、主要任务
(一)构建高等级航道网
集中力量建设“3+5”城市群的高等级航道
网。“十一五”至“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长江航道湖南段3000吨级航道,湘江、沅水水运主通道和洞庭湖区高等级航道。湘江航道建设要加快推进长沙综合枢纽、土谷塘航电枢纽建设;尽早启动衡阳至城陵矶439公里2000吨级航道改扩建工程,包括整治长沙综合枢纽至城陵矶146公里航道,扩建大源渡、株洲航电枢纽2000吨级船闸,使湘江通江达海能力显著提高。洞庭湖航道要在“十一五”内建成益阳至芦林潭90公里1000吨级航道,全面实现环湖主要城市通达高等级航道目标。适时推进澧县至茅草街110公里1000吨级航道建设。积极推进桃源航电枢纽建设,重点整治和改造五强溪至常德130公里航道,使沅水 500吨级航道由常德延伸到泸溪和辰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