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路线
(一)赞同初步设计提出的路线起终点位置及推荐的线位走向方案。
(二)K0+000-K5+500段,设计单位提出了2个方案。推荐(正线)方案:起点接规划盐嘉公路,路线在海塘线锚泊服务区南侧,沿规划内河港由西往东布线,在K4+490处左转,终点为K5+500处,该方案最大纵坡1.8%,平曲线最小半径260米,路基土石方11.2万方,需征用土地295亩,路线长5.5公里,概算15124万元;A线(比较)方案:起点接老01省道,路线在海塘线锚泊服务区南侧及海塘堤坝南侧,路线基本沿堤坝由西往东布线,在AK6+183处与正线重合, 该方案最大纵坡3%,平曲线最小半径260米,路基土石方14.8万方,桥梁长578米/1座,需征用土地345亩,路线长6.183公里,概算23055万元。经综合比较,推荐方案具有结构物少、投资省、节约土地、更利于沿线港区发展的优点,赞同设计单位的推荐方案。
(三)JD1、JD2为小偏角,建议尽可能优化线型,以利今后营运安全。
(四)建议补充全线路基、桥梁设计洪水位,并结合防洪规划,合理确定路基设计高程,减少填方数量。
四、路基、路面
(一)赞同路基横断面布置型式和组成尺寸。
(二)赞同采用沥青砼路面,上面层采用5厘米厚AC-13C型沥青砼,下面层7厘米厚AC-20C型沥青砼。基层采用30厘米厚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采用18厘米厚水泥稳定碎石。
(三)根据已做路基试验路段,一年内路基沉降量10厘米的观测数据,赞同一般软基路段采用吹砂回填及等载预压处理方案。
(四)做好利用路段的排水设计。
(五)取消边坡六角形空心预制块防护及边坡喷播植草防护。
五、桥梁、涵洞
(一)赞同桥梁上部结构采用预应力砼组合箱梁,下部结构采用桩柱式桥台结构,灌注桩基础。
(二)补充桥梁洪水位设计标高。
(三)根据地质钻探资料,核对桥梁桩基标高,合理确定桩长。
(四)优化桥头台背回填设计。
(五)建议根据实际地形,合理确定涵洞位置、标高、孔径。
六、交叉
(一)建议根据起终点规划路断面,补充平交设计图,并做好规划控制。
(二)进一步优化主要交叉口设计,建议做好相应的安全设计。
七、按《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要求,进一步完善交通标志、标线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