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促进镇(街)经济发展的财政性激励机制方案》的通知
(东府〔2007〕22号)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府直属各单位:
现将《促进镇(街)经济发展的财政性激励机制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东莞市人民政府
二○○七年三月一日
促进镇(街)经济发展的财政性激励机制方案
为了进一步调动镇(街)政府发展经济、促进财税增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全市经济和财税收入持续快速增长,根据省关于建立促进县域经济发展财政激励机制的精神,结合我市实际,从2007年起建立促进镇(街)经济发展的财政性激励机制。
一、建立促进财政性激励机制的指导思想
在现行市与镇(街)税收分成体制的基础上建立“超收奖励”的财政激励机制,并适当向经济滞后镇(街)倾斜。通过建立财政激励机制,充分调动镇(街)政府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机制上激励和促进镇(街)壮大地方财政,优化镇(街)财政收入结构,达到经济增长带动税收增长,实现全市经济和财税收入持续快速增长。
二、建立“超收奖励”的财政激励机制
按照上述指导思想和镇(街)分档,从2007年起,对镇(街)工商税收收入(即按现行财政管理体制参与五五分成部分,下同)的超收部分进行分档按比例奖励,分档办法按照《关于印发〈核定镇街经济综合实力排名及分档的方案〉的通知》(东府〔2007〕21号)的规定执行。具体分档及超收奖励比例是:
分档
| 镇(街)名称
| 超收奖励比例
| 超收收入镇街分成
|
第一档
| 长安、凤岗、东城、塘厦、虎门、樟木头。
| 5%
| 55%
|
第二档
| 清溪、南城、黄江、常平、厚街、石碣、大朗、大岭山。
| 10%
| 60%
|
第三档
| 莞城、寮步、桥头、石龙、万江、茶山、横沥、高埗。
| 20%
| 70%
|
第四档
| 沙田、谢岗、中堂、东坑、石排、道滘、麻涌、企石、
洪梅、望牛墩。
| 30%
| 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