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服务三农,进一步实施农产品商标战略
今年中央1号文件再次聚焦“三农”,提出“推动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等率先实行标准化生产,支持建设绿色和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强化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等重大举措。各市工商局要抓住机遇,运用商标战略,服务“三农”经济发展。
(一)积极引导农民注册商标。各市县工商人员要走出机关,深入企业、深入农村,用真实的数据、可观的效益和致富的典型等实例,向企业和农户宣讲注册商标的重要意义和可能带来的巨大效益,在企业和农户中形成注册商标、运用商标、保护商标的良好氛围。要把推动运用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促进农民增收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加强对农产品企业和农民的引导,努力提高其主动注册、精心培育、自觉维护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的积极性。对具有地域优势、特定品质的农产品要引导农产品企业、有关协会和行业组织注册使用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并在注册数量上有新突破。今年各市要指导企业和农户申报注册3-5件地理标志商标。
(二)鼓励企业实施农产品商标战略。重点引导以农业资源为依托的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树立商标战略意识,强化对农产品商标的创造研发,增加商标附加值,提升市场占有率,增强市场竞争力。要进企业、进农户调研,有针对性的帮助其注册一批农产品商标,指导认定一批农产品著名商标,推荐申报一批具有市场影响力的农产品驰名商标。要进一步指导农产品龙头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注册国际商标,参与国际竞争,利用商标权发展壮大自己。要进一步鼓励具有特定品质的农产品定牌加工企业在出口产品上使用自主商标。
(三)努力促进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受金融危机影响,我省有近百万农民工失去工作,如何解决好这部分人的就业问题是工商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各市工商局要深入驰著名商标企业进行调查研究,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支持企业多留用农民工,督促企业及时足额发放工资,妥善解决劳资纠纷。要鼓励驰著名商标企业采取灵活用工、弹性工时、在岗培训等多种措施稳定农民工就业岗位。要指导驰著名商标企业与当地劳务部门联合,举办职业技能培训班,帮助农民工在家门口就业。要动员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行业协会充分运用“地理标志联姻农民工”的经营模式,拓宽就业渠道,吸引和吸收广大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
(四)积极推动农村增效农民增收。进一步开展地理标志调查,掌握当地农产品地理资源状况、品质特征、数量、类型、分布、生产、加工、流通等情况,逐一登记造册,并对企业进行重点分类指导。进一步指导农产品企业及农民运用“公司+商标+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地理标志+农户”等农业产业化发展经营模式,推进农村增效,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要深入调研运用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促进农民增收的情况,重点跟踪成效明显的典型地区,及时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各市工商局要抓一至两个典型,认真总结工作经验,省局适时进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