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农产品工业原料基地建设的意见


  四、加强农产品工业原料基地建设的保障措施

  (一)进一步强化科技的支撑作用。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围绕十大农产品工业原料基地建设,研究开发农业生物、农业信息、良种培育、栽培养殖、生态安全、疫病防控等核心技术。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控,加大种子工程、畜禽水产良种工程、草食动物设施圈养工程、养殖业粪污处理工程、测土配方施肥、科技入户工程、保护性耕作等重大工程建设力度。提高良种和集成配套技术的普及率和到位率,力争每年引进试验筛选和培育动植物新品种100个以上。

  (二)增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整体保障能力。以实施灌区节水改造为重点,大力推广渠道防渗管道输水、微灌、滴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抓好桂中、左江和桂西北三大旱片治理,加快推进现有 11 个大型灌区、276 个中型灌区骨干工程节水改造工程和 3处大型灌溉排水泵站更新改造, 着力推进末级渠系配套建设和小型灌区节水改造,大力开展抗旱水源和雨水集蓄工程建设,完善国有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农村小型水利体制改革,确保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安全运行和效益,提高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整体保障能力。力争到 2012 年全区有效灌溉面积达 2460 万亩,农田旱涝保收率达80%以上。

  (三)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实施农业机械化推进工程建设,实行甘蔗收获等机械补贴,调动农民购置农业机械装备的积极性。到 2015 年,新增大中型拖拉机 10000 台、水稻联合收割机 20000台、插秧机 20000 台、高效甘蔗联合收获机械 500 台、饲草机械10000台套,其他农机具 200万台,水稻、甘蔗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分别达 50%和 40%。加强农产品工业原料基地道路、机棚机库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广水稻、糖蔗、木薯、桑蚕、饲草等生产机械化新技术新机具,特别是加强甘蔗收获机械研发与试验、示范, 重点突破甘蔗收获机械化“瓶颈”。 搞好农业机械技术培训,推行订单作业、承包服务,提高农业机械作业专业化、规模化、市场化、产业化服务水平。

  (四)大力推行农业标准化。加快十大农产品工业原料生产基地地方标准的制、修订工作。规范完善 100 个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县。创建5个以上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大户严格按照标准组织生产。到 2015年,在十大农产品工业原料生产基地推广应用标准化生产技术面积 4000 万亩,其中:商品粮油 1800 万亩,进厂原料蔗 400 万亩,桑蚕 100 万亩,加工型蔬菜、水果分别为 800万亩、850万亩,茶叶 30万亩,其他作物 20万亩。整体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十大农产品工业原料生产基地无公害农产品累计认定产地面积 2500万亩,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 400 个以上。全面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确保十大农产品工业原料生产基地的农产品农药、兽药残留超标率分别控制在5%、3%以下。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