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新材料产业。
以有色金属新材料开发为重点,开发新型铝基复合材料、高性能铝合金材料、高性能锌合金材料、锰系铁合金、高活性纳米氧化锌材料等新材料产品。支持生物材料、新型陶瓷材料、铝塑复合材料、绝缘材料、光电子通信材料以及超硬材料等产品开发;加快广西优势和特色资源深加工技术在终端产业上的应用,开展新材料制备技术研究;加强以锰系材料、铝及铝合金精深加工、高性能低成本钢铁材料等方面关键技术的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和集成创新。
(四)新能源产业。
重点发展生物质能、太阳能、浅层地能、风能、LED(发光二极管)产业,以建筑、交通、新农村建设等领域的新能源应用为重点,加快非粮生物液体燃料生产技术、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风电场配套技术等的研究与推广,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五)先进制造业。
大力推动先进装备、先进工艺、先进管理、协同制造、节能降耗减排、清洁生产等关键共性技术研究与推广,推进信息技术在设计、生产过程控制和营销系统及管理系统中的应用,开发一批技术附加值高、性能优异、市场容量大的新产品、新品种。
(六)现代农业。
重点发展特色农业、高效生态农业、循环型农业和标准化农业,加快种质创新与新品种培育,发展高效种植技术、畜禽健康养殖、农产品精深加工与现代储运,支持重大农林植物灾害与动物疫病防控技术研究和农情(含资源和生态)监测与决策支持系统平台建设,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装备与信息化技术,建立多元化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推广应用农业科技成果和先进适用技术,促进现代农业生产的大发展。
(七)高技术服务业。
重点发展基于GPS、GIS、移动通信等先进技术的信息平台;以网络为核心,结合电影、电视、手机等媒体于一体的互动信息平台;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现代物流管理系统或平台技术;网上交易信用评估技术;数据挖掘等商业智能技术;海量信息存储与管理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文化创意产业支撑技术;适应多种终端、多种格式需求,提供多层次、多样化信息服务的技术;会展过程与内容历史资料的数字化转换和保存相关技术;为生物、医药的研究提供符合国家新药研究规范的高水平的安全、有效、可控性评价服务。
(八)海洋产业。
重点开发和推广海水养殖的名贵品种大规模人工繁育技术、海洋生物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技术、海洋生物产品质量安全和精深加工技术、海洋生物活性物质提取与筛选技术、海洋环境预防技术等;加快形成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油气业、滨海旅游业等支柱产业。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