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青海省中等职业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2009-2020年)》的通知

  (二)加大投资力度逐步增加职业教育专项资金,重点用于中等职业学校基础能力建设、师资培训、设备购置等。省级预算内建设资金统筹考虑安排职业学校建设。各级财政部门要将职业教育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并不断加大对职业教育的资金投入,支持职业教育发展。落实国家关于教育费附加用于职业教育的相关规定。积极争取中央财政支持,逐步增加预算安排,加大就业再就业培训资金、农牧区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资金的投入力度。农牧业发展资金以及扶贫、科技开发和技术推广经费应适当用于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建立合理的职业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制定职业学校学生生均经费标准及学费标准。继续做好中等职业学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对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逐步免除学费。

  (三)扩大办学规模将中等职业教育作为全省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战略突破口,把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作为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主要举措,加强统筹,合理分流初中毕业生,将高中阶段学生新增数量主要投入中等职业教育,巩固并扩大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办学规模,努力提高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优化高中阶段教育结构,使高中阶段教育中职业教育的比例高于普通高中,推进全省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推动全省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四)创新办学机制充分利用省外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和就业市场优势,走省内外共同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路子,全力推进东西部、城乡间的校际、校企联合招生、合作培养、联动发展,全面推广“一年学基础,一年学技能,一年顶岗实习”和“一年在农村职业学校学习,一年在城市职业学校学习,一年在企业实习”两个三段式模式。大力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推进校际合作、城乡合作、校企合作、区域合作,创新办学机制,解决全省职业教育资源不足问题,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

  (五)坚持德育为先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4〕8号)和《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的要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深入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精神教育,大力加强公民道德教育,注重学生文明行为习惯、良好道德品质和遵纪守法意识的养成,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把思想道德教育融入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学科,渗透到教学、实习和社会服务各个环节。充分发挥德育课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作用,突出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突出育人特色,体现职业教育特点,将学生职业理想、职业道德教育作为职业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内容,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法纪意识、团队精神,使其具有爱岗敬业、吃苦耐劳、诚实守信等素质,增强新形势下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六)建设教师队伍深化以人事分配制度为重点的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中等职业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和聘任制,将教职工收入与学校发展、所聘岗位及个人贡献挂钩,调动教职工积极性。设立中等职业学校“特聘教师”岗位,动态支持一批中等职业学校按照有关程序向社会公开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到职业学校任专业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解决目前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总量不足和结构性短缺并存的问题。实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落实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实践的制度,确保专业课教师每两年到生产服务一线实践两个月,使学校教学与企业的生产实际和用人标准相衔接,大力开展中等职业学校国家级、省级骨干教师培训工作,大力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善教师队伍结构,提高教师队伍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

  (七)提高教学质量启动新一轮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与质量提高计划,突出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技能培养,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提高其就业创业能力。面向社会、面向市场,调整专业设置,对接我省产业结构调整和支柱、优势、特色产业及循环经济的发展需求,建设一批基础条件好、特色鲜明、办学水平和就业率高的重点专业,解决专业重复设置、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加强课程建设,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规范实习管理;根据就业市场和企业的需要,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学生职业生涯持续发展的实际需要,掌握必要的文化知识和熟练的职业技能,将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就业率作为考核职业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指标,逐步建立有别于普通教育的,具有职业教育特点的人才培养与评价的标准和制度,使职业教育更加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求。

  (八)广泛开展培训以服务为宗旨,坚持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并重的原则,实行更加灵活的学制,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继续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工程”、“成人继续教育和再就业培训工程”,面向农牧区初、高中毕业生、在岗或转岗职工、失业人员、进城务工人员、社区居民广泛开展以农牧区初、高中毕业生职业技能培训为重点,以提高职业技能为重点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成人继续教育和再就业培训等,积极主动为全社会提供职业技能培养培训服务。

  附件:1、2009-2020年全省分地区初中毕业生预计表
  2、2009-2020年全省高中阶段教育招生生源预测表
  3、2009-2020年全省中等职业教育年招生预测表
  4、2009-2020年全省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预测表
  5、全省中等职业教育分学校在校生及到2015年发展规模规划表

  附件1:
  2009—2020年全省分地区初中毕业生预计表

                                                      单位:人/年

┌─────┬────┬────┬────┬────┬────┬────┬────┬────┬────┬────┬─────┬────┐
│  地 区│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
├─────┼────┼────┼────┼────┼────┼────┼────┼────┼────┼────┼─────┼────┤
│  合 计│ 66715 │ 71927 │ 68589 │ 75383 │ 86215 │ 87823 │ 92199 │ 98894 │ 97679 │ 94916 │ 89985  │ 87508 │
├─────┼────┼────┼────┼────┼────┼────┼────┼────┼────┼────┼─────┼────┤
│  西宁市│ 22241 │ 24915 │ 22432 │ 27883 │ 28217 │ 27513 │ 26869 │ 27082 │ 28051 │ 27256 │ 25841  │ 25130 │
├─────┼────┼────┼────┼────┼────┼────┼────┼────┼────┼────┼─────┼────┤
│  市辖区│ 10412 │ 11434 │ 11629 │ 11619 │ 11869 │ 11774 │ 11777 │ 11742 │ 11647 │ 11316 │ 10729  │ 10435 │
├─────┼────┼────┼────┼────┼────┼────┼────┼────┼────┼────┼─────┼────┤
│  大通县│ 6694 │ 7402 │ 1407 │ 7307 │ 7609 │ 7205 │ 6987 │ 6856 │ 7391 │ 7182 │ 6809  │ 6621 │
├─────┼────┼────┼────┼────┼────┼────┼────┼────┼────┼────┼─────┼────┤
│  湟中县│ 3313 │ 4329 │ 7519 │ 7258 │ 6985 │ 6746 │ 6422 │ 6690 │ 7307 │ 7100 │ 6731  │ 6546 │
├─────┼────┼────┼────┼────┼────┼────┼────┼────┼────┼────┼─────┼────┤
│  湟源县│ 1822 │ 1750 │ 1877 │ 1699 │ 1754 │ 1788 │ 1683 │ 1794 │ 1706 │ 1658 │ 1572  │ 1528 │
├─────┼────┼────┼────┼────┼────┼────┼────┼────┼────┼────┼─────┼────┤
│ 海东地区│ 22392 │ 22613 │ 19078 │ 18472 │ 23891 │ 22826 │ 24246 │ 25107 │ 25816 │ 25086 │ .23783 │ 23128 │
├─────┼────┼────┼────┼────┼────┼────┼────┼────┼────┼────┼─────┼────┤
│  平安县│ 1698 │ 1679 │ 1676 │ 1573 │ 1585 │ 1502 │ 1539 │ 1602 │ 1613 │ 1567 │ 1486  │ 1445 │
├─────┼────┼────┼────┼────┼────┼────┼────┼────┼────┼────┼─────┼────┤
│  民和县│ 6696 │ 7451 │ 5109 │ 4675 │ 7972 │ 7654 │ 7765 │ 7051 │ 7357 │ 7149 │ 6778  │ 6591 │
├─────┼────┼────┼────┼────┼────┼────┼────┼────┼────┼────┼─────┼────┤
│  乐都县│ 4421 │ 3635 │ 3373 │ 3965 │ 3491 │ 2667 │ 2964 │ 3180 │ 3245 │ 3153 │ 2989  │ 2907 │
├─────┼────┼────┼────┼────┼────┼────┼────┼────┼────┼────┼─────┼────┤
│  互助县│ 5760 │ 5225 │ 4437 │ 4559 │ 4696 │ 4779 │ 5049 │ 5480 │ 5073 │ 4930 │ 4673  │ 4545 │
├─────┼────┼────┼────┼────┼────┼────┼────┼────┼────┼────┼─────┼────┤
│  化隆县│ 2440 │ 2557 │ 2868 │ 1519 │ 3971 │ 4035 │ 4363 │ 5166 │ 5445 │ 5291 │ 5016  │ 4878 │
├─────┼────┼────┼────┼────┼────┼────┼────┼────┼────┼────┼─────┼────┤
│  循化县│ 1377 │ 2066 │ 1615 │ 2181 │ 2176 │ 2189 │ 2566 │ 2628 │ 3083 │ 2996 │ 2840  │ 2762 │
├─────┼────┼────┼────┼────┼────┼────┼────┼────┼────┼────┼─────┼────┤
│  海北州│ 4276 │ 2495 │ 4514 │ 4839 │ 5254 │ 5445 │ 5195 │ 5642 │ 6473 │ 6290 │ 5963  │ 5799 │
├─────┼────┼────┼────┼────┼────┼────┼────┼────┼────┼────┼─────┼────┤
│  门源县│ 2645 │ 659  │ 2689 │ 2718 │ 2790 │ 2856 │ 2897 │ 3038 │ 3141 │ 3052 │ 2894  │ 2814 │
├─────┼────┼────┼────┼────┼────┼────┼────┼────┼────┼────┼─────┼────┤
│  祁连县│  607 │  627 │  726 │  933 │  1052│  1008│  896 │  1030│  1484│  1442│  1367 │  1329│
└─────┴────┴────┴────┴────┴────┴────┴────┴────┴────┴────┴─────┴────┘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