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1)编制全省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等总体规划和资源综合利用中长期规划。(2)深入推行企业、园区、城市三个层面的循环经济试点工作。(3)加快推行清洁生产。(4)继续做好资源综合利用产品(电厂)认定工作,重点抓好清远市国际再生资源回收体系试点建设。(环境和资源综合利用处负责)
(十)加强节能统筹和宣传培训工作。(1)实行“一季一报送”、“一年一督查”、“一年一表彰”、“一年一整改”制度。(2)组织策划好节能宣传周活动。(3)加强节能培圳和对外合作。(环境和资源综合利用处负责)
三、加快现代工业产业体系建设
(十一)认真落实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方案。(1)出台《广东省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方案(2007版)》和《广东省流通业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方案》。(2)制订发展现代工业产业体系、加快工业商贸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意见等政策措施。(3)提出优化提升珠三角工业产业结构的工作意见。(4)建立我省主要产业(项目)准入能效、技术、投资强度等标准,引导招商引资和产业结构调整。(5)出台加快船舶工业发展意见。(6)大力推进汽车、有色治金、纺织、平板玻璃和玻璃纤维等行业生产准入工作。(7)制订贯彻船舶生产许可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健全船舶工业行业管理体系。(8)以高新工程和专项计划为重点,认真抓好各项军品技改和科研生产项目的落实。(9)继续推进民爆企业技术改造和结构调整工作。(工业处、流通服务处、环境和资源利用处、军工处、民爆处负责)
(十二)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1)加强对地区、行业的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分类指导。(2)实施企业信息化技术改造工程,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3)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网络建设,继续实施国家百万中小企业上网工程。(4)实施装备制造业数字化提升工程。(5)推进提升消费类电子产品的信息化含量。(技术改造处、技术创新与质量处、工业处、中小企业局技术进步处负责)
(十三)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1)开展包括全省支柱产业和战略产业共建,地区支柱产业、特色产业共建,以及重大工业项目共建等三个层次的“省市共建先进制造业基地”工作,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在先进技术上、基础产业在规模上、传统产业在品牌上、新兴产业在战略产业发展上取得新突破,促进现代产业体系发展。(2)深入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围绕重大项目,推进产业链的延伸和完善。(3)提高装备制造的系统集成能力,积极发展能源设备、船舶制造等重大技术装备和电子元器件生产设备等高技术装备以及数控系统等基础装备制造业。(4)加快建设以广州为龙头的汽车产业体系,积极推进汽车自主品牌发展,大力发展汽车零部件制造业。(工业处牵头,会有关处室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