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北京市国土资源局关于印发《北京市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技术指南(试行)》的通知

  1.0.2 可行性研究阶段和工程设计阶段的地质勘查工作应具有不同的地质勘查深度和精度,各阶段的地质勘查工作必须满足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工程设计(设计方案或施工图设计)要求。
  1.0.3 在开展地质勘查工作之前,应充分收集和分析治理区的地质资料,了解矿山环境现状和勘查工作条件,编制地质勘查工作纲要。
  1.0.4 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分类、稳定性分级、危害程度分级以及地质环境程度分级应参照相关标准规范执行。
  1.0.5 各种地质勘查手段和方法的确定,诸如地形测绘、地质调查、勘探、物探、试(实)验、计算与分析评价以及监测等,应满足相关勘查技术规范规定的技术要求和精度要求。
  1.0.6 地质勘查工作的预算和结算应有明确的编制依据、具体的工程量核算标准。
  1.0.7 地质勘查报告的封面应注明项目名称、委托单位、勘查单位和提交时间;扉页应有地质勘查单位资质等级证书(复印件加盖公章)、责任栏等内容。

  2 地质勘查报告
 
 2.1地质勘查报告名称
  地质勘查报告名称为“北京市××区(县)+地名+矿种+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地质勘查报告”。
  2.2地质勘查报告大纲
  一、前言
  (一)任务来源
  (二)地理位置和勘查范围
  (三)勘查目的、任务和要求
  (四)已有勘查工作成果
  (五)勘查工作起止日期
  二、勘查方法和工作量布置
  (一)遥感影像和判释方法的说明
  (二)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的说明
  (三)勘探、测试方法和资料整理方法的说明,以及勘探、取样和测试成果质量评价
  (四)各项地质勘查工作的数量、布置原则及其依据(附地质勘查工作量统计表)
  三、区域地质概述
  治理区地质构造和地层特征
  四、治理区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
  (一) 治理区工程地质条件
  治理区各场地(或各工程地质单元)的地层结构、成因年代、埋藏条件、空间分布规律、岩性和土性特征描述、横向和竖向的变化规律,以及岩、土层物理力学性质的叙述;特殊性岩土的类型、分布、地层岩性及其工程地质条件的叙述。
  (二)治理区水文地质条件
  地下水的类型,埋藏、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地下水位埋深及其动态变化,地下水的化学类型、矿化度和污染情况,环境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矿山发展对地下水的污染影响等的叙述。
  五、矿山地质环境问题
  (一)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的类型、成因、现状、危险(害)性程度以及破坏程度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资源破坏
  资源破坏的成因类型、空间分布,现场条件与诱发条件的叙述。
  (三)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的类型、成因和现状的叙述。
  六、结论与建议
  在进行岩土试验参数统计及经验类比的基础上,阐述具体治理工程部位的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条件,包括地表水、地下水的水力联系、补给来源、补给方式、渗透系数、水的腐蚀性;对治理区内各治理目标(或致灾体)的稳定性(或危险性)进行分析与评价;提出矿区内治理工程设计参数;提出治理工程的施工措施和地基基础设计方案的选择建议;对存在的其它工程地质问题提出处理建议。
  2.3 附图与附件
  1 地质勘查工作实际材料图
  2 地质环境现状图(1:1000~1:5000)
  3 工程地质平面图(1:500~1:2000)
  4 工程地质剖面图(1:200~1:1000)
  5 钻孔柱状图(1:100)
  6 井、槽、洞探成果及致灾体素描(1:50)
  7 试验成果报告(岩、土、水室内试验和野外试验成果)
  8 计算剖面
  9 计算书
  10 物探成果报告
  11 现场照片
  12 监测报告
  13 成灾危及人口及实物指标调查成果等。
  2.4 地质勘查报告格式
  1 提交纸质文档及电子文档(光盘介质)。
  2 照片采用jpg格式,文件名为照片编号和名称。
  3 文档采用word软件的doc格式,文件名为文档标题名称。
  4 表格采用Execl软件的xls格式,文件名为表格编号和名称。
  5 图形CAD格式,文件名为图形编号和名称。
  6 数字成果图应采用大地坐标系统,特殊情况下可建立独立坐标系统。

  附录C
  北京市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设计方案编制要求

  1 一般要求
 
 1.0.1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设计方案应坚持“因害设防、突出重点”;“因地制宜、讲究实效”;“防灾与发展经济相结合”的设计原则。
  1.0.2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设计方案划分为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工程规模较小或工程措施比较简单时可以合并。
  1.0.3 项目设计方案是对可行性研究报告推荐的方案进行论证和试验,并根据计算结果进行结构设计,为工程施工提供设计文件。
  1.0.4 设计方案应包括项目概述、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技术线路和方法、治理工程设计、工程量与设计概(预)算、工程技术要求、施工组织设计、预期效益分析等内容。
  1.0.5 工程计算应在考虑治理项目规模、工程级别、安全系数的基础上,合理选定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同时应提供详细的计算公式和计算结果。
  1.0.6 设计图件一般为A3图幅,需要时可采用A3加宽或加长图幅,平立剖面和大样图应明示坐标或位置,设计说明应有技术指标和具体工程量。
  1.0.7 需要进行现场监测的工程措施,应编制专项监测方案。
  1.0.8 施工组织设计应明确项目实施的组织结构,编制劳动力资源、机械设备和材料配备的使用计划,阐述质量、工期、安全和环保的各项保证措施。
  1.0.9 设计概(预)算应有明确的编制依据、合理的费率标准和具体的工程定额标准等。
  1.0.10 设计方案必须进行预期效益评价,包括工程实施后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综合效益。
  2 项目设计方案
 
 2.1设计方案名称
  设计方案名称为“北京市××区(县)+地名+矿种+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设计方案”。
  2.2设计方案大纲
  一、前言
  (一)任务由来
  (二)编制依据
  二、项目基本情况
  (一)治理区概况
  简述治理区的面积和数量、矿山性质、矿山种类、分布区域、地理位置、土地权属及矿权性质等。
  (二)矿山地质环境现状
  阐述治理区的主要地质环境背景。
  (三)矿山地质环境问题
  阐述治理区的主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类型、特征及其危害和该区域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情况。
  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包括地质灾害、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等,具体表现形式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地面塌陷、地面沉降、水资源污染、水土壤污染、矿渣堆、煤矸石堆、废石堆、剥离表土堆、采砂采土坑、露采掌子面和采坑边缘等。
  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的影像资料必须有治理区全景和局部照片以及两者的空间关系。
  三、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方案
  (一)治理原则
  (二)目标和任务
  (三)技术线路和工作方法
  四、治理工程设计
  (一)治理工程确定与单元划分
  (二)设计依据
  1、计算参数
  计算模型和边界条件的确定、计算参数的选取。
  2、计算公式
  3、计算结果
  4、主要结论
  (三)工程设计
  1、削坡工程
  应明确削坡位置、工程量和技术要求。
  2、护坡工程
  工程措施包括砌体护坡、格构护坡、喷锚护坡、注浆护坡、石笼护坡、植被护坡等。
  设计内容包括坡面平整、回填、加固、防护等工程,应明确工程具体位置、截面尺寸、坡度要求和边界处理措施,注明材料的规格、质量、数量以及使用功能等技术指标。
  3、支挡工程
  工程措施包括重力挡墙、加筋挡墙、抗滑桩和预应力锚索等。
  设计内容包括基础、主体和附属设施等工程,应明确选材规格、断面尺寸、基基础埋置深度、地基承载力要求、伸缩缝布置、泄水孔位置、反滤层设置等技术指标。
  4、排水工程
  工程措施包括截排水沟、盲沟、地下涵洞(涵管)等,设计内容应明确排水工程的具体位置、选材规格、断面尺寸、开挖土石方量等技术指标。
  5、集(蓄)水池(井)
  设计内容包括地基基础、底板、盖板、墙壁、出入水口等,应明确集(蓄)水池(井)的具体位置、用料规格、断面尺寸、出入水口设置等技术指标。
  6、场区道路工程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