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质量检验
4.3.1 治理工程采用的主要材料、成品、半成品、器具和设备应进行现场检查验收,涉及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以及有关资料应进行见证取样检测。
4.3.2 施工单位应在每道工序完成后进行自检和验收,重要的中间工程和隐蔽工程检查验收应由项目承担单位、设计单位和监理单位共同参加检查验收,并形成验收意见。
4.3.3 治理工程的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和检验批质量检查验收应符合国家或有关行业的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和规范。
4.3.4 治理工程的观感质量应由验收人员通过现场检查共同确定。
5 削坡工程
5.1 一般规定
5.1.1 削坡工程适用于不稳定岩质或土质边坡的治理。
5.1.2 削坡工程内容一般包括清除边坡危岩、降低边坡坡度以及设置边坡平台等。
5.1.3 削坡工程设计必须进行边坡稳定性评价与分析。
5.2 工程设计
5.2.1 削坡工程设计应明确削坡范围、工程量、稳定坡度和平台宽度等。
5.2.2 边坡高度大于8m时应设置多级平台,平台宽度2.0~5.0m。
5.2.3 削坡方案可选用爆破、人工或机械作业方式。设计方案应根据地质条件和作业环境,明确具体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
5.3 质量检验
5.3.1 削坡工程范围或平面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长度和宽度检查点均为每20m取1点,每边不应少于1点。
5.3.2 平台高程和宽度检查点均为每10m各取1点,每级平台不应少于1点。
5.3.3 坡面坡度和平整度检查点为每100~400㎡取1点,但不应少于3点。
5.3.4 削坡工程允许偏差应符合表5.3.4的规定。
表5.3.4 削坡工程允许偏差项目表
序号
| 检查项目
| 允许偏差
| 检验方法
|
1
| 平面位置
| ±50mm
| 经纬仪或全站仪测量,每20m检查1点
|
2
| 平台高程和宽度
| ±20mm
| 水准仪和钢尺测量,每10m检查1点
|
3
| 坡度
| ±0.5%
| 铅垂线或坡度尺检查,每100~400㎡检查1点
|
4
| 坡面平整度
| ±50mm
| 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每100~400㎡检查1点
|
6 护坡工程
6.1 一般规定
6.1.1 护坡工程是指对易受侵蚀和风化的边坡坡面采取的防护措施。
6.1.2 护坡工程内容一般包括坡脚、坡肩和坡面的防护以及排水系统设置。
6.1.3 护坡工程类型有砌体护坡、格构护坡、石笼护坡、防护网护坡、锚喷护坡、注浆护坡和植被护坡等。
6.2 工程设计
6.2.1 坡面防护措施应根据边坡岩土体的性质、工况条件和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的原则进行选择。
1 砌体护坡:适用于坡比为1.0∶2.0~1.0∶3.0之间的土质边坡。砌体选材根据工程使用性质选择坚硬石材和成品构件(砖体或混凝土预制件),也可根据不同需要选择干砌或浆砌,铺砌厚度0.15~0.45m。
浆砌石护坡应设置反滤层、泄水孔和伸缩缝,泄水孔横向垂直间距不大于2m、纵向间距不大于5m,纵向伸缩缝间距不大于15m。
2 格构护坡:适用于坡比为1.0∶1.5~1.0∶3.0之间土质和风化岩质边坡。格构骨架选材一般为石材和成品构件(砖体或预制件),格构内一般采用植物防护等其他辅助措施。对于坡度较缓的边坡一般采用块石、卵石或砖体格构骨架,截面尺寸为0.45m×0.45m;对于较陡的边坡宜采用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格构骨架,截面尺寸为0.3m×0.3m。
格构型式有矩形、菱形、人字型或拱形,格构间距不大于5m。
钢筋混凝土格构设计应采用简支梁法进行弯矩计算。纵向钢筋宜采用直径14mm以上的热轧钢筋,箍筋宜采用直径8mm以上的钢筋,若配筋率过小可按少筋梁结构处理。格构梁混凝土强度等级宜大于C25。
砌石格构嵌置深度应大于截面高度的2/3,伸缩缝间距小于20m。砌筑石料最小尺寸大于150mm、强度等级大于MU30,砌筑砂浆强度等级大于M7.5。
3 石笼护坡:适用于易遭受洪水侵蚀的沟谷边坡。石笼网有宾格网、重型六角网等类型。石笼网使用镀锌铁丝线、外层包裹PVC防护材料,石笼网规格一般为2m×1m×0.5m(长×宽×高)。石笼网箱内填筑质地坚硬、抗风化性强的石材。
4 喷锚护坡:适用于易风化的岩质边坡。锚喷护坡主要由锚杆、钢筋网、细石混凝土和排水孔组成。
锚杆锚固深度不小于0.5m,间距不大于2.0m,采用M10水泥砂浆固定。钢筋网由直径6mm圆钢双向绑扎制成,间距200mm。细石混凝土厚度100mm,强度等级不低于C20。锚杆与钢筋网采用点焊连接。排水孔按矩形布置,间距2.0m,孔径0.1m。
5 注浆护坡:适用于碎石堆积边坡或岩石松动边坡的防护。注浆护坡材料为水泥砂浆或水泥浆,水泥砂浆强度等级不低于M10,水泥浆的水灰比为0.8~1.5。
注浆工程的设计参数如注浆压力、加固体强度和范围等应根据岩土体条件和防护要求通过试验或工程经验确定。
6 植被护坡:适用于对环境和景观有特殊要求的边坡防护。植被护坡的类型主要有直接绿化、挂网绿化、喷混植生和植生袋等。
直接绿化是在边坡上植草种树,采用生物措施对坡面进行多层次的立体防护。挂网绿化、喷混植生和植生袋是在岩土体坡面上通过锚杆固定塑料网(或镀锌网)和植生袋,并在塑料网(或镀锌网)和植生袋内填充土壤、基材和植物种子进行绿化的一种综合措施。
6.2.2 无论何种边坡防护均应按不利工况条件进行边坡稳定和变形验算,必要时结合支挡措施增强边坡稳定性。
6.2.3 坡肩和坡脚须采取防护措施。坡肩防护宽度应大于0.3m,并与坡面防护措施相衔接。坡脚防护措施应与坡脚排水沟或压脚墙综合设计。
6.2.4 坡脚和坡面应设置排水沟,排水沟与坡脚的距离不小于0.5m。坡肩应设置截水沟,截水沟与坡肩的距离不小于1.5m。排(截)水沟断面尺寸根据汇水面积计算确定,纵向坡度应根据地形确定,一般不应小于2‰。
6.2.5 砌体工程、钢筋混凝土和喷射混凝土设计应符合国家规范和相关行业标准。
6.2.6 喷锚护坡工程中如遇受力锚杆时,其结构设计应符合相关行业标准和国家规范。
6.2.7 植被选择应坚持生物多样性和乔灌藤草相结合的原则,充分考虑经济性、适宜性和环境保护功能。
6.3 质量检验
6.3.1 石材、砖体、混凝土预制件、钢筋(钢丝)、水泥、砂石等原材料应进行抽检复验,检验标准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标准规范。
6.3.2 砌筑砂浆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按以下规定进行取样试验。
1 同一验收批砂浆试块抗压强度平均值必须大于或等于设计强度等级所对应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同一验收批砂浆试块抗压强度的最小一组平均值必须大于或等于设计强度等级所对应的立方体抗压强度的0.75倍。
2 砌筑砂浆的验收批,同一类型、强度等级的砂浆试块应不少于3组。当同一验收批只有一组试块时,该组试块抗压强度的平均值必须大于或等于设计强度等级对应的立方体抗压强度。
3 砂浆强度应以标准养护、龄期为28d的试块抗压试验结果为准。
4 每一检验批且不超过250m
3砌体的各种类型及强度等级的砌筑砂浆,每台搅拌机应至少抽检一次。
6.3.3 混凝土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混凝土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取,取样与试件留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 m
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