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县市政府进一步完善加快服务业发展协调工作机制,深化服务业发展战略、方针、政策研究,协调解决服务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为加快服务业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建立促进服务业发展的领导机构,加快形成州、市、县三级联动的促进服务业发展的工作机制,明确分工和责任,营造更加协调、齐抓共促的工作氛围,引导资金使用计划、专项规划和服务业发展行业指导目录,审核、备案和转报服务业重点建设项目,建立服务业重点项目库,加强对服务业工作的组织领导,推动本地服务业加快发展。州县市要成立加快服务业发展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各级商务部门。
(二)强化招商推介。
由州商务局牵头,加强服务业招商引资力度,推进服务业领域对外开放,重点吸引国内外知名现代服务业投资集团、企业投资现代物流、文教卫设施、旅游景区、交通基础设施等重大项目,吸引境内外大公司、大企业在我州设立研发中心、采购中心、分销中心、物流中心以及其他分支机构。同时,加大对我州服务业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对外宣传推介力度,积极鼓励其与境内外的大型服务企业合作交流,共同开拓国内外服务业市场。
(三)制定发展规划。
由州发改委牵头,商务局配合,根据我州服务业发展主要目标,按照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战略部署,研究制定全州服务业发展总体规划。抓紧编制和修订交通运输、现代物流、现代信息服务、金融、商贸流通、旅游、体育等行业规划和专项规划,明确发展目标、重点任务、重大目标和保障措施,并把发展任务分解到年度工作计划中,落实目标责任。制订《凉山州服务业发展指导目录》,明确各行业发展重点及支持方向,指导各部门、各行业相应调整和完善产业政策。
(四)健全统计体系。
由州统计局牵头,按照《
凉山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服务业统计监测工作的通知》(凉府办函〔2009〕176号)要求,建立服务业统计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和协调各部门及各行业的服务业统计和监测工作。加快建立科学、统一、全面、协调的服务业统计调查制度和信息管理制度,完善服务业统计调查方法和指标体系,建立政府统计和行业统计互为补充的服务业统计调查体系和服务业信息发布制度,搞好服务业运行监测,及时准确反映服务业发展的规模、速度、结构、效益以及地区、行业分布状况,为政府制定政策、编制规划和进行服务业评价考核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