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西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通知

  进一步做好物流标准化规划、协调和组织工作,确定我区物流标准化发展方向和重点。开展物流通用设施、技术标准、数据传输标准、物流运作模式、管理和服务等标准的研制和普及工作,积极推动托盘、集装箱、各种物流装卸设施、条形码等通用性较强的物流标准和装备的应用推广。建立政府引导、社会参与、企业为主的物流标准化工作协调机制,组织制定一批符合广西实际的地方标准作为国家、行业标准的补充,重点抓好运输机具操作规程及作业标准和交通运输服务标准的制定与实施,实现资源共享。鼓励物流企业建立企业标准体系,推动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内外先进标准,并将企业物流标准化水平作为扶持物流企业的重要条件之一。近期要做好标准托盘公共应用系统、运输设备、集装箱装卸设施、条形码等通用性较强的装备标准化应用。

  (二)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

  充分发挥物流信息化的重要作用,大力促进信息服务和现代物流业融合。加快统筹整合政务公共信息平台,构建海关、科技、商务、税务、交通管理、银行、工商、质检等部门物流信息的综合共享平台,提高物流服务公共管理水平。建立公路、水路、铁路、航空、邮政等运输物流服务信息网络,并逐步实现行业之间信息共享。探索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和服务经营模式,有效解决物流发展中信息交换和共享存在的瓶颈问题。鼓励和引导物流企业加大信息技术应用水平,重点增强信息收集、发布、跟踪等物流服务功能,以信息化构建物流服务核心产业竞争力,提升物流服务水平。

  (三)鼓励物流新技术和先进设备的推广应用。

  加大物流新技术的应用力度,提高物流装备的现代化水平。推广应用集装箱车、重型载货汽车、大吨位厢式货车、节能环保货车辆,推广甩挂运输、多式联运、回程配载运输等组织方式,提高实载率,降低物流成本。支持物流企业采用仓储管理系统、运输管理系统、配送管理信息系统、自动分拣、条码、射频技术、电子数据交换、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等物流先进适用技术。加大对物流新技术、装备等领域基础性研究的投入,加强物流新技术的自主研发,提高物流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物流装备向技术先进、节能环保、标准化、信息化方向发展。

  (四)加强物流统计工作。

  物流统计是物流基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统计部门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和机构制定我区物流统计调查方法和指标体系,尽快建立我区物流统计制度,健全全区物流统计分析和运行监测工作机制。企业要根据物流统计指标体系建立相应的内部统计制度,配合统计部门做好物流统计工作。

  (五)抓紧培养现代物流业人才。

  制定现代物流人才培养中长期规划及物流行业紧缺人才培养计划。支持广西大学、广西财经学院、钦州学院、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等条件较好的高等院校提升物流管理(工程)专业本科、专科教育水平;积极培养物流方向研究生,建立多层次的物流人才梯队;支持柳州城市职业学院等中等职业学校加大物流高技能人才培养力度;促进物流企业和学校的合作,建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培训机制。引导和规范企业、行业组织及民办教育机构参与物流人才培训与教育工作;加强物流从业人员的在职培训,提高物流从业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加大物流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工作,以人才促进我区物流企业发展。

  七、发挥各方力量,营造良好物流发展环境

  (一)积极发挥行业协会、科研院所的作用。

  当前我区物流行业协会数量少,力量薄弱,未能发挥有效作用。要加强行业协会的建设,增强为行业服务、监督行业自律、维护行业合法权益等职能,发挥统计与信息、人才培训、咨询服务等方面的作用,成为政府与企业间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当前我区物流产业发展研究处于起步阶段,科研院所为数不多,从事物流产业发展研究的科研人数与我区物流产业的发展极不相适。鼓励更多的大专院校与科研院所针对广西物流产业发展的问题开展专题研究,发挥科研院所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咨询服务等方面的作用。

  (二)加强宣传普及工作。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