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突出抓好优质稻开发,提高水稻生产的优质率比重。 各地要把抓好优质稻开发作为发展粮食生产的着力点来抓。力争2007年全市发展优质稻面积270万亩。各县(市、区)要按照“连片种植,一片一种”的原则抓好优质稻生产规划布局,确定重点发展区域和乡镇。农业部门要引进、筛选推广一批高产、优质、适应性强的优质稻品种,每年筛选4-5个当家优质稻品种向农民公布。要积极推广规范化栽培技术,按照《优质稻高产保优栽培技术规程》的要求,积极推进播种、收割、干燥、储藏全程标准化生产,切实提高优质稻标准化生产水平。要开展办点示范,市里2007年重点支持指导安仁县办好万亩高档优质稻产业化开发示范点,其他县(市、区)都要办好1个千亩高档优质稻生产示范片。
五、积极发展适销对路旱粮生产,调优粮食产业结构。 2007年,全市要围绕饲料、食品加工需要,大力发展玉米、马铃薯、红薯、大豆等适销对路的旱粮生产。要充分利用我市丰富的旱土资源,以宜章、嘉禾、临武、桂阳、资兴、汝城等地为主,进一步扩大玉米种植范围和种植面积,力争全市春玉米种植面积达到55万亩以上,秋玉米种植面积达到20万亩以上。要突出抓好马铃薯开发,指导农民发展旱土、中稻田秋马铃薯生产和冬闲田春马铃薯生产。要以宜章为重点,建设脱毒马铃薯扩繁基地;以宜章、永兴、北湖、资兴为重点,大力推广马铃薯配超级稻、马铃薯配双季稻的种植模式;以抓好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开发示范为重点,在全市大力发展马铃薯生产,不断提高马铃薯生产效益。
六、大力推广粮食生产综合配套技术,不断提高粮食单产。 一是切实加强优质高产良种推广,因地制宜确定和发布适合当地生产、生态条件的主导品种,大力推广优质高产良种。认真实施“种三产四”丰产工程,大力发展超级稻,力争2007年全市超级稻推广面积达到80万亩。二是积极推广适用技术,促进良种、良法、良田、良制相结合。水稻重点推广盘育抛秧、测土配方施肥、机械收割等高产高效、省工节本的适用栽培技术;旱粮作物重点推广间作套种技术和免耕直播等轻简栽培技术。三是搞好病虫测报和综合防治工作,建立重大病虫害预警机制和快速反应机制,防止重大病虫害危害成灾。四是全面开展优质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各县(市、区)都要创办1个万亩优质粮食高产示范样板。各级农业部门要组织农技人员深入农村,为农民粮食生产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