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主要任务
(一)突出管理创新。
由市城管部门牵头,有关区政府(管委会)配合。
下放小街小巷清扫保洁管理权。市中心城区南湖大道、金鹗路、沿湖风光带、巴陵路、洞庭大道、青年路、东茅岭路等主干道清扫保洁由市环卫部门负责,其它路段清扫保洁下放到区负责。
推行市场运作机制。实施“牛皮癣”清理市场运作机制,面向社会招标清洁公司,承包管理;推进市政、园林专业化管理,鼓励社会实体参与工程招投标;按照社会化管理、公司化经营、密闭化运输、市场化运作原则,组建渣土专业运输公司,自2009年10月1日起严禁不符合密闭化运输条件的车辆参与建筑垃圾、渣土和散装建筑材料运输;采取转让候车亭广告位融资的办法,建设一批高标准、方便乘客的候车亭。
规范门店招牌设置。按照一街一景、一街一特色的要求和醒目、协调、安全、持久的原则,对违章、密度过高、与周边环境不协调、影响交通视觉、内容违法和形式过于单一的破损、陈旧门店招牌进行清理、整治、改造,提高门店招牌设置的规范化程度,实现整体和谐统一。
统一户外广告审批。市中心城区确需设立的户外广告,由市城管部门根据市区广告规划严格审批。禁止在市中心城区绿化带设立标牌式户外广告。
严格城市道路挖掘管理。严禁城市道路挖掘多头审批。对确需挖掘城市道路的,由市城管局统一审批。破道施工应办理道路挖掘定位定向许可手续后方可施工。
大力开发地下管网资源。对城市主要道路敷设的地下管线,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方式,组建地下管线资源经营公司,推广“弱电共沟”施工技术。
提升管理科技水平。加快“数字城管”项目建设,创新城市管理流程,实现城市管理电子化、网络化、信息化;加快市政、环卫机械化作业进程,提高管理效率。
实施精细化管理。实行城管执法无缝交接班制度,将8小时管理延长至17小时,实行两班制,不留管理空档。组建“市政管理110”、“绿化管理110”、“城管执法110”,全天候及时处理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延长环卫保洁作业时间,扩大保洁范围,实现全天候保洁。
(二)突出社区管理。
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由各区政府(管委会)具体负责实施。
强化基层管理责任。各区政府(管委会)、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要加强辖区居民文明意识教育、提高市民素质,动员辖区单位、居民群众和城管志愿者参与城市管理,落实上级有关城管工作任务,调处城管矛盾纠纷,考核市、区城管部门工作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