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主要经验及存在的问题。
1、主要经验。一是合理利用资源。通过水产品精养基地建设,大水面综合开发利用,围栏养殖技术移植,查处水域污染案件,实施禁渔区和禁渔期制度,加强水产业生态环境和自然环境保护,我市水产业已具备良好的发展基础,养殖水面不断扩大,养殖产量不断增加,养殖效益不断提升。
二是坚持市场导向。随着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水产品市场的价格因素、市场机制等对水产生产者牵引力越来越大。广大水产生产者不断适应水产市场规则,进一步激发了养殖名特优新水产品的积极性。
三是提升养殖技术。水产养殖业尤其是名特优新水产品养殖技术含量较高。近年来,我市在名特优新水产品苗种繁育、开口饵料及饲料配套、病害防治以及养殖技术等方面均取得了重大突破,为水产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2、存在问题。水产养殖产业化发展不均衡。湘阴县、华容县、临湘市等地水产养殖产业化起步早、发展快,平江县等地水产养殖产业化整体起步较晚,水产养殖龙头企业不多,水产品批发市场、中介组织等社会服务机构不健全。
水产业龙头企业不强。我市水产养殖企业规模普遍不大,质量意识、创新意识薄弱,市场竞争力不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弱,发展后劲不足。同时,扶持、引导龙头企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不充分、不配套。
水产业资金投入不足。国家及省、市对水产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缺乏经费支持,水产苗种体系建设比较滞后,亲本更新换代频率低,部分苗种种质退化,亲本老化现象严重。水产业基础设施年久失修,生产单位无力对池塘进行改造升级,一些池塘高产稳产的养殖优势逐渐削弱。
(三)发展潜力和前景展望。
1、发展潜力。有大量优质的自然资源。全市的水域滩涂适宜发展水产养殖的面积目前只利用了84%,尚有60-70万亩低洼田地符合“退田还湖”、“退耕还养”政策。这些水域水源充足,水质优良,水草繁茂,饵料丰富,适宜水产养殖,发展潜力大。
有高素质的技术支撑。全市有水产专业技术人员222人,其中正高职称3人、副高职称9人、中级职称71人、初级职称120人,已成为我市水产业科技服务的中坚力量。
有大容量的市场需求。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人们的食物结构正在发生显著变化,水产品在食物结构中所占比例及需求量不断加大。虽然目前区域性常规水产品市场趋于饱和,但内陆农村的水产品市场不发达,人均水产品的占有量、消费量偏低。特别是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适销对路的名特优新水产品将供不应求,无公害大众化水产品市场前景广阔。
有广阔的精深加工前景。水产品加工和综合利用,不仅提高了水产业资源附加值,还为涉渔产业拓展了发展空间。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全世界水产品产量的75%左右是经过加工后销售的,而目前我国淡水水产品加工比例不足5%,水产品加工转化前景广阔,为发展水产养殖、提高养殖效益提供了发展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