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气候特征。我市位于中亚热带过渡气候区,具有光热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的大陆亚热带湿润型季风气候特征。全年日均气温稳定,年平均气温16.2-17.8℃,高于10℃的活动积温5360℃,持续时间240-256天,无霜期266-278天;年日照时数1600-1800小时,太阳辐射年总值109.6-110.4千卡/平方厘米,是我省日照时数最多的地区之一;年平均降雨量1218-1483毫米,年平均蒸发量780毫米,相对湿度常年稳定在80%左右,年际变化不大。我市气候温暖期长,严寒期短,雨季明显,雨热同季,对发展渔业生产有利。
4、地域交通。我市是湖南唯一的临江城市、长江沿岸首批对外开放城市,是长江中游仅次于武汉的又一个“金十字架”,特别是洞庭湖大桥和城陵矶新港的建成,构成了我市承东联西、南北贯通、通江达海的便捷交通网络。
5、产品市场。洞庭湖区渔业资源丰富,形成了固定的水产品交易市场,岳阳内陆最早的水产品集散地之一。1995年投入使用的湖南洞庭渔都水产品批发市场,占地面积7公顷,规划建筑总面积12万平方米,是目前全国最大的淡水鱼批发交易市场之一。有来自湘、鄂、川、渝、赣、豫等省市的250多家水产品经营商户在市场内经营,干鱼虾及鲜活鱼的销售网点遍布黑、皖、浙、鲁、苏、赣、豫、湘、粤、桂等21个省、市、自治区。
(二)生物资源。
我市水产资源丰富,天然鱼类达114种,分属12目23科,其中鲤科鱼类种群最大,达到65种,经济价值较大的40多种。青、草、鲢、鳙、鲤、鲫、鳊、鲴等家常鱼类品种齐全,种质优良;鳜鱼、河鲶、黄颡、乌鳢、银鱼、长吻鱼危、黄鳝、泥鳅等特种鱼类质优量大,闻名中外;中华鲟、胭脂鱼、暗纹东方鱼屯、鲥鱼等名贵鱼种濒临灭绝,亟待保护。除鱼类外,还有龟鳖类水生动物20多种,虾蟹类特种水产10多种,螺蚌类软体动物71种,其中中华鳖、金龟、泥蛙等名特水产誉满海内外;三角帆蚌、褶纹冠蚌、背瘤丽蚌数量多,分布广;白鳍豚、中华鲟、江豚等国家一、二级保护珍稀水生动物世界瞩目。
我市东洞庭湖不仅鱼类资源和珍稀水生动物丰富,而且植物群落众多,常见的高等水生植物有41科、75属、140种。由于一年四季水位变化大,水生植物形成了湿生、挺水、浮叶和沉水等群落类型,给水生动物提供了丰富的饵料资源和产卵、栖息场所。广泛分布于水域滩涂的荻、芦苇、藜蒿群落发育良好,为迁徙水禽提供了栖息地和越冬场所。因其丰富多样的物种资源,东洞庭湖被国内外专家誉为“世界淡水生物优质种质资源基因库与淡水豚类生存繁殖的希望之地”。
(三)苗种基地。
全市有水产苗种繁育场所61个,其中省级水产良种场1个、市级水产良种场2个、国有水产苗种场7个,水产苗种养殖水域滩涂面积75.6公顷;集体和个体水产苗种繁育场所51个,水产苗种养殖水域滩涂面积83.9公顷。2008年全市共繁殖各类鱼苗31亿尾,主要繁育品种包括青、草、鲢、鳙、鲤、鲫、鳊、鲂、大口鲶、黄颡、鳜等。规模较大的水产苗种基地有湖南省岳阳市水产良种场(主要繁育鲤鲫、黄颡鱼、大口鲶、叉尾鮰、青草鲢鳙等苗种)、华容县东山南方大口鲶繁殖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