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岳阳市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09-2020年)的通知
(岳政办发[2009]7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岳阳经济开发区、南湖风景区、屈原管理区,市直各单位,中央、省属驻岳有关单位:
《岳阳市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09-2020年)》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二○○九年四月八日
岳阳市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09-2020年)
为科学利用水域滩涂从事水产养殖生产,促进我市水产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市水域滩涂资源现状和水产养殖生产特点,制定本规划。
一、自然资源条件
(一)自然条件。
1、地理地貌。我市位于湖南省东北部,地处东经112°18′31″-114°09′06″、北纬28°25′33″-29°51′00″之间,东西横跨177.84公里,南北纵长157.87公里,总面积14878平方公里。境内地形错综复杂,地势东高西低,呈阶梯状向洞庭湖倾斜,自西向东依次是洞庭湖平原区、环湖丘岗区、中部丘陵区和东部山区。形成了以丘陵、平原为主,丘岗与盆地、平原与湖泊交错的地貌特征。
全市现辖6县市3区和岳阳经济开发区、南湖风景区、屈原管理区,共有63个乡95个镇19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542.9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44.87万人。
2、水域资源。岳阳素称“鱼米之乡”,是全国著名的淡水鱼产地之一。境内河网交织、湖泊密布,有大小河流265条、湖泊165个,其中长江、湘江、汨罗江、洞庭湖、南湖、团湖、芭蕉湖等较为著名。全市现辖各类水域滩涂面积31.5万公顷,占全市总面积的21.2%,占全省水域滩涂总面积的23.2%,居全省第一位。其中江河、外湖22.59万公顷,内湖3.2万公顷,水库1.34万公顷,池塘3.22万公顷,哑河沟港等其他水面1.15万公顷,可养殖水面8.89万公顷。
全市现有国有渔场15个,经营水面7997.7公顷;有乡镇、村专业渔场517个,经营水面18310公顷;有渔业专业生产乡镇2个、渔业专业生产村(场)42个,养鱼专业户76098户,渔业人口138235人。
我市所辖的东洞庭湖全部和南洞庭湖部分水域滩涂,北连长江,南汇湘、资、沅、澧四水,是现存洞庭湖的主体部分,面积达175000公顷,是长江水系鱼类栖息、越冬、索饵、育肥的主要场所。根据1984年全省渔业区划调查,东洞庭湖水域滩涂有主要经济鱼类产卵场所13处19980公顷,主要分布在君山前后湖、飘尾、鲇鱼口、煤炭湾、注滋口上黑嘴、荷叶湖、八角包地带;有主要经济鱼类索饵场所12处63000公顷,主要分布在产卵场所及周边地带;有主要经济鱼类越冬场所5处16654公顷,其中重要的经济鱼类越冬场所分布在城陵矶三江口、桂花园地带,面积约6666公顷。东洞庭湖由于历史上的围垦和持续的泥沙淤积,枯水期滩涂显露,水草丛生,芦苇繁茂;洪水期滩涂淹没,有机质丰富,饵料生物衍生,鱼类、鸟类种群数量多,资源量大,是21世纪中国湿地保护行动纲要和中国优先实施重点保护的区域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