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增强产业用纺织品行业的竞争力,扩大化纤在该领域的开发与应用;增加产业用布、装饰用布的比重,改善宁波纺织行业的产业结构。把发展产业用纺织品作为增强宁波纺织行业竞争力重点之一,扩大化纤特别是高新技术纤维在产业领域的开发和应用;提高生产企业的技术、装备和管理水平,进一步增加产业用、装饰用纺织品的比重;通过高新技术的采用来改变目前常规性、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的局面,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提升宁波纺织行业的产业结构和整体实力。
5.服装业重点加快推进增长方式转变,打造“三高”(高大品牌、高专业技术、高附加价值)产业平台。加大服装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和增长方式转变的力度, 实现高度专业化、多元化、国际化的服装产业结构调整和提升。在全国领先拓展实现时尚产业的规模化,率先实现现代品牌经济的运营模式,进一步保持宁波服装业品牌领先的优势,深化和完善品牌提升战略,前沿性地实现技术创新和循环经济、清洁生产及环境友好,构建全国服装产业龙头和品牌中心,形成国际性先进服装产业基地。
6.通过强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纺机装置、整机的开发,提升宁波在全国纺织装备制造业中的地位。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势骨干企业为“领头羊”,加强自主研发和引进消化吸收,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为加快我国纺织装备自主化作贡献。
7.以宁波服装节、服装博览会为平台,推进品牌建设、拓展国内外市场、谋求产业转型升级。把每年定期举行的宁波服装节、服装博览会打造成贯彻落实调整振兴规划的平台,将推介自主品牌列为突出重点,在稳定国际市场的同时尤其重视开发内销市场,并千方百计地寻求国内外合作契机,实现产业向高端提升。
8.倡导发展总部经济,推进纺织服装工业块状经济有序更新。按“在全国开放布局,促竞争力提升”的原则,利用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有选择地实施落后设备的调整与转移;鼓励适度的产业梯度转移,支持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生产规模相对较小、经济效益相对较低的企业到产业配套基础设施完善的中西部内陆地区发展;引导有条件的服装企业从“生产基地”向“总部经济”转型。
(二)产业基地
依托现有工业园区和产业集群,集中政策和要素资源,加快培育建设一批纺织服装产业基地,促进块状经济优化发展。各有关县(市)、区建设、培育的产业基地的重点为:
1.余姚:色纺纱、化学纤维及产业用纺织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