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具有较高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和较强的外语水平。名师人选在推进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教育手段现代化进程中发挥带头和示范作用。非外语专业的教师要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为与国外教育的交流与合作打下良好基础,使之成为“外向型”的教育名师。
5、发挥名师队伍骨干带头和示范辐射作用。组织他们承担全市教师培训和网络远程研修指导任务;积极执教观摩课、示范课,送教下乡或举办专题讲座;根据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安排,承担2-4名青年教师培养任务。
三、组织实施
1、组织管理。淄博市中小学名师人选的培养由市、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培训院校和教师任职学校共同负责,齐抓共管,名师人选的考核由培训院校和市、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共同组织进行。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所属学校名师人选的培养和管理,在名师人选的培养、培训、考核过程中,要做好组织协调工作。名师人选所在学校,要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放手使用,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在教育教学、校本研修、网络远程研修、课题研究、外出培训等方面提供方便,为名师人选的成长创造良好环境。
2、建立名师人选业务管理档案。组建名师人选业务管理档案,建立培训数据库,档案一式四份,由培训院校、任职学校、市、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分别留存和管理。
3、培训与考核。名师人选的培训内容包括理论与技能,即现代教育理论、现代教育思想、现代教学方法、现代教育技术与现代教学技能以及新课程理念,专业知识更新,学科素养、人文素养提升,实践与考察,课题研究与专题调研等内容。培训方式采用理论讲授与教学实践相结合,集中面授与网上研修相结合,集中学习与分散研修相结合,脱产学习与岗位实践相结合的方式。
考核内容包括师德表现、业务能力、教学业绩、教科研成果、社会影响等内容。采用考试与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试、考核成绩记入业务管理档案,作为认定名师资格的重要依据。
4、依托中国教师研修网,以淄博教师研修网为研修活动平台,为名师人选开设名师工作室,以主持和版主身份,在网上开展教学研究、举办主题论坛、信息交流、共享优质资源,开展网络远程研修活动,以此推动名师人选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5、为每位名师人选确定1个市级以上科研课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开展课题研究,并通过网络共享研究成果,提高名师人选的教科研能力和水平。
6、培养期内组织名师人选到北京师大、华东师大、东北师大等有关高校参加培训,在专家引领下,促进名师人选的专业发展;组织部分名师人选到国外进行培训、参观考察、学术交流等活动,推动我市同国外教育的交流与合作;组织名师人选到农村偏远学校讲学,送教下乡,发挥名师人选示范带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