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工作原则
坚持政府领导,部门配合,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强化重症病人救治的工作方针;坚持专业队伍防控与群防群控相结合,以农村和社区群防群控为基础,以托幼机构和小学为重点,关口前移,重心下沉,抓早、抓主动、抓基层的防控策略;坚持属地化管理,强化督导检查,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三、阶段划分与工作重点
㈠阶段划分 根据手足口病流行规律和近年来我省疫情特点,按照流行周期及流行强度的变化,将手足口病防控工作划分为流行前期、流行期和流行后期三个阶段。
1、流行前期。大致在1-3月份,此阶段手足口病疫情基本处于散发状态,聚集性疫情较少出现;
2、流行期。大致在4-9月份,此阶段手足口病呈现流行态势,病例数连续一周以上显著增加或持续保持在高发状态,聚集性疫情时有发生,出现社区传播和流行;
3、流行后期。大致在10-12月份,此阶段手足口病例数显著下降至散发水平。
各地应结合实际,视本辖区疫情予以确定。
㈡工作重点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做好手足口病的疫情网络直报和相关信息报送;
2、加强疫情监测和预警,科学研判疫情发展趋势,适时进行疫情研判,视疫情态势启动适当级别的手足口病应急响应;
3、建立和完善覆盖全省的手足口病实验室网络;
4、及时开展聚集性和暴发疫情的调查与处置;
5、指定定点医院,加强县级、市级定点医院和综合医院ICU建设和感染性疾病科建设;完善分层诊疗功能明确的医疗救治体系,明确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机构和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的功能任务;
6、落实重症病例集中收治、规范诊疗、关口前移的各项工作措施;加强重症和死亡病例的管理,开展个案调查和样本采集、实验室检测等工作;
7、加强医疗机构的预检分诊,控制医院内交叉感染和医源性感染;
8、开展医疗卫生人员手足口病防病知识和技能的全员培训,提高手足口病识别、诊断、检测和治疗水平;
9、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普及手足口病防治知识,提高公众的自我保护水平;
10、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做好粪便垃圾处理及环境卫生整治;
11、及时总结各阶段防控经验、教训,为下阶段防控工作提供思路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