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重点突破的原则。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要求,整合各方面的资源,集中组织开展带动性强、关联度大、作用突出的关键共性技术的研究与开发;重点加强产业发展急需、综合配套性强、带动作用突出的先进实用技术推广。
2、统筹兼顾的原则。既要狠抓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努力研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畜牧业高新技术,又要狠抓畜牧业科技成果转化,不断提升畜牧科技含量;既要注重遵循科技发展规律,推动科技进步,又要注重遵循经济发展规律,促进体制创新;既要依靠政府的扶持投入、政策激励发展畜牧科技,更要依靠社会力量,特别是畜牧企业推进技术创新。
3、协调推进的原则。在科技发展布局上,畜牧业部门科技要在与国家整体科技布局搞好衔接的同时,省里要重点组织好关键技术研究、先进技术集成和重大技术推广,市县要切实把精力放在组织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上。在创新方式上,处理好引进吸收和自主创新的关系,走内外结合的创新路线。在科技资源配置上,强调全省一盘棋的思想,整合资源,优化配置,鼓励和推进区域之间、产学研之间的科技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调发展、共同进步。
4、持续发展的原则。正确处理近期与长远的关系,坚持支撑发展与引领未来相结合,提高畜牧业科技满足需求和超前发展的能力,按照提高畜牧产业综合竞争力、建设现代化畜牧强省的要求,科学规划,超前部署,发展循环经济,培育新兴产业,实现畜牧业科学技术的可持续发展,为现代化畜牧强省建设提供强力的科技支撑。
(三)目标
1、科技体系建立健全。形成与现代畜牧业发展和创新型省份建设相适应的知识创新、推广服务、技术创新和支撑保障体系。全省畜牧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5%以上,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80%以上。
2、研究攻关快速突破。畜牧业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关键技术研究取得一批成果,科技创新水平继续保持国内领先,部分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或先进。
3、推广转化深入推进。畜牧业技术推广队伍进一步健全,推广能力明显提高,成果转化应用速度不断加快。畜禽良种覆盖率、饲料转化率、畜产品加工增殖率大幅度提高。畜禽发病死亡率明显下降。
4、科技改革取得进展。畜牧科技与产业发展的结合进一步密切,畜牧业科技资源整合的机制进一步完善,畜牧业科技推广的活力进一步增强,畜牧科技发展的政策环境进一步优化,建立起与新时期畜牧科技进步相适应的体制机制。
5、科技能力得到加强。畜牧业学科带头人、科技创新团队、技术推广机构相配套的人才队伍得到壮大;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畜牧企业和生产应用单位的畜牧业科研推广机构得到健全;畜牧业科研推广设施设备得到完善,设施设备开放共享机制进一步建立。
四、“十一五”畜牧业科技发展重点
立足已有的优势和基础,着眼于未来发展需要,围绕制约畜牧业发展的重大科技瓶颈,加强源头创新和关键技术研究开发,积极推进科技成果推广转化,全面提升畜牧业科技对现代畜牧业和创新型省份建设的支撑能力。
(一)畜禽良种领域。按照建立现代畜禽种业体系的要求,集中开展畜禽遗传资源调查评定、畜禽品种创新培育、高效繁殖技术、生物育种技术研究应用,加快畜禽新品种推广应用和更新换代的步伐,实现畜禽品种获得由引进为主向培育为主、畜禽品种培育由传统技术为主向现代技术为主的转变,为发展现代畜牧业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