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端宽度300米(距跑道入口处60米起算);
侧边散开斜率15%;
第一段:长度3000米;坡度1/50;
第二段:长度3600米;坡度1/40;
第三段:长度8400米;坡度为0;
总长度:15000米。
5、过渡面
坡度1/7(从距跑道中心线150米处向外向上倾斜);
6、内过渡面
坡度1/3;
7、复飞面
起端宽度120米;
距跑道入口距离1800米;
侧边散开率10%;
坡度1/30;
8、起飞爬升面
内边长度180米;
距跑道端距离60米;
散开率(每边)12.5%;
最终宽度1800米;
长度15000米;坡度按2%控制。
第四章 电磁环境保护
第十一条 本办法所称电磁环境保护区域,是指为保障民用航空无线电台(站)正常工作,按照国家标准划定的用以排除非民用航空的各类无线电设备和非无线电设备等产生的干扰所必需的空间范围。
第十二条 运城市政府已将运城机场无线电台(站)电磁环境保护区域纳入城市规划。无线电管理机构应当按照规划严格管理,保证民用航空无线电台(站)正常工作。对民用航空无线电专用频率造成有害干扰的,无线电管理机构应当责令使用者迅速排除干扰或停止使用。
第十三条 在民用航空无线电台(站)电磁环境保护区域内,不得修建影响民用航空电磁环境的建筑物或者设施;确需建设的,其选址定点应当由市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无线电管理机构、机场管理机构共同商定。
在以民用航空无线电台(站)天线为中心,半径1000米的范围内和距民用机场跑道两侧各500米的范围内设置、存放金属堆积物和种植树木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事先书面征求机场管理机构的意见。机场管理机构在收到征求意见之日起15日内,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技术标准提出书面意见。
第十四条 禁止在以民用机场中波导航台天线为中心的下列范围内从事下列活动:
(一)半径500米以内架设110千伏以上的架空高压输电线;
(二)半径700米以内修建铁路、电力排灌站、架空金属线和存放金属堆积物;
(三)半径120米以内修建高于8米的建筑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