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认真做好企业会计制度执行工作,按照市国资委有关文件要求,经批准于2006年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企业,应当按照新会计制度有关规定完善会计核算管理,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稳妥做好新旧会计制度转换的账务衔接工作。企业八项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等会计核算应当严格按照有关报备管理办法执行,并在年度财务决算报告中充分披露。
六、加强成本费用管理,努力实现降本增效。
(一)高度重视成本费用控制,建立和落实目标成本责任制,组织实施全员、全过程、全要素的成本费用控制体系,加大成本费用的预算控制与考核激励力度。
(二)加强购销管理,按照市场化原则清理和规范关联方交易,通过集中招标和集中采购等方式,降低经营成本。
(三)严格控制人工成本增长幅度,做好职工工资总额控制管理,规范各项福利、补贴的计提与发放,经济效益下降、未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的企业,不得计提和发放新增效益工资,并应适当压缩人工成本支出规模。
七、高度重视现金流量管理,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一)充分发挥集团资源配置优势,加大总部资金筹集和调配力度,并结合集团业务特点和组织结构,探索建立符合市场原则、高效安全的资金集中结算、统一管理模式,努力提高资金集约化管理水平。
(二)加大银行账户的清理和管理力度,防止账户过多造成资金沉淀、管理混乱等问题。
(三)积极创新集团融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加强现金流量和资金链的管理,防止过度负债经营引发财务危机。
(四)加强企业债权债务管理,落实应收款项催收责任,减少坏账损失,加快资金回笼速度和周转效率,提高盈余现金保障水平。
八、积极创新集团公司财务管理模式,增强集团公司控制力。
(一)依据集团公司发展战略规划,研究制定集团公司财务战略,合理编制和有效执行财务预算,积极推行全面预算管理,有效配置集团财务资源。
(二)加大财务信息化建设力度,促进集团各子系统信息的交换、集成与共享,优化业务流程,积极拓展信息系统功能,推动财务业务一体化,实现适时监测、分析与调控。
(三)加强财会内部控制机制建设,严格规定投融资、担保、抵押、资金使用等重大财务事项的管理权限和审批程序,落实管理责任,努力缩短管理链条,提升重要企业的管理级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