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提供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服务。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为当地居民提供健康咨询、行为干预等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服务达3项以上。
(三)开展骨干人员培训。当年至少组织1次本级“行动”办成员和联络员,以及乡村防保医生和乡村干部的健康教育培训。
(四)组织开展效果评价。当年对“行动”工作的效果评价不少于1次。
三、宣传和广播电视部门
(一)把“行动”作为“迎奥运、讲文明、讲卫生、改陋习、树新风”、 “文明村镇”建设、“三下乡”、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等活动的重要内容,不断提高农民的文明卫生素质,促进农村卫生面貌的改善。
(二)加强“行动”的宣传和报道。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有针对性的宣传和普及健康知识,在各级新闻媒体开办卫生与健康栏目,宣传“行动”标识和核心信息,每月至少刊发一次(篇)“行动” 有关节目和核心信息或科普文章。
四、水利部门
继续组织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农村300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切实加强水源保护工作;做好堤防、湖泊及下水道综合治理和除四害工作;结合水利基本工程建设,配合卫生部门预防、控制和阻断地方病、寄生虫病和血吸虫病等疾病的传播,重点解决高氟水、血吸虫病疫区的饮水安全问题。
五、教育部门
继续坚持将艾滋病知识列入中考、高考内容,加大包括预防艾滋病在内的健康教育资源开发力度,利用湖北教育网台《健康之窗》栏目,实施学校卫生与健康远程教育。
六、农业部门
以发展农村沼气为重点,大力开发利用农村可再生能源资源,加强农村改厕工作,开展“新农村卫生新校园”示范,推进生态家园建设,努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完成新建沼气式厕所40万户,配套开展改厕、改厨、改圈。
(二)抓好血吸虫病重疫区农村改厕工作,配合开展一、二类疫情村村庄卫生环境的整治。
(三)在部分县市的农村中小学开展“新农村卫生新校园”试点示范。
七、扶贫部门
将农民的健康教育纳入扶贫开发的内容,结合贫困地区存在的疾病与卫生问题,把“行动”作为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保护农村劳动力的重要措施,引导贫困地区的农民积极参加“行动”的各项活动。
八、共青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