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工作的主要目标是:
--到2010年,大幅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科技贡献,明显增强科技竞争力,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和整体水平位居全国前列;
--取得一批在国内乃至世界具有重大影响的自主创新成果,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形成一批对我省经济建设产生重大影响和重要支撑的关键技术和技术标准,解决一批制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建设一支结构合理、创新能力强的高水平科技人才队伍,培育一批具有国内一流水平的学术带头人和具有国际视野的科研领军人物,建设一批优秀科技创新团队;
--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创新基地和产学研合作基地。重点建设好一批国家及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和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等高水平创新平台;
--加强科研共享平台和科研中介服务机构建设,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强管理创新,加强学术道德建设,形成良好的科学研究氛围。
三、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实施人才强校战略
6.牢固树立科技创新关键在于人才的观念,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高校要制定人才培养计划,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充分利用重大科研项目和重点科研基地聚集培养人才,吸引国内外优秀学术带头人到校工作或讲学,努力造就大批优秀中青年学术骨干和创新团队。
7.继续实施“楚天学者”计划。在重点学科、新兴交叉学科设置特聘教授岗位,通过公开招聘、公平竞争,吸引和稳定一批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学科带头人。
8.继续实施创新团队计划。以国家和省级重点学科、科研创新基地为依托,以学术带头人为核心,整合科研力量,通过机制创新,鼓励大胆探索、学术交叉、联合攻关,倡导和培育团队精神,加强对创新团队的考核,实行动态管理,建设一批高水平科技创新团队。
四、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提高平台运行水平和创新能力
9.围绕国家目标和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需求,加强高校创新平台建设。以建设研究与开发平台、工程化与成果转化平台、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和科技基础性工作平台为主要内容,构建高校国家、省和校级创新平台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