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便民服务网络,努力拓展服务功能。加强对市政府《关于进一步规范全市四级便民服务网络建设的意见》(淮政发〔2008〕130号)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结合新农村、基层组织、和谐社区等建设,整合各类资源,加强日常管理,注重制度建设,巩固提升四级便民服务网络建设成果;充分应用信息化手段,实行审批服务事项网上受理、办理,开展重大项目一站式审批和网上并联审批,逐步建立审批事项市、县(区)、乡(镇、街道)联动办理机制。完善监管机制,推进市、县(区)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电子监察系统建设,实现市、县(区)联网运行,不断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公共服务单位要积极发挥服务功能,牢固树立服务地方经济、服务群众需求、服务企业发展的理念,优化服务流程,强化社会责任,提高社会满意度。
(二)不断开拓创新,努力提升效能
深入推进导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工作。全面完成市直政府部门导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咨询认证等工作。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与行政权力网上透明运行充分结合起来,借助信息化手段,加强对过程质量管理及贯标文件体系的自动化控制,防止贯标工作与实际工作“两张皮”现象,真正实现各项工作规范高效运转。加强监督考核,发挥专家委员会的指导作用,及时发现问题,不断改正和完善,引导服务质量持续改进,增强管理体系的适应性和有效性,发挥长效功能。
大力推进对行政服务对象的风险管理。实施对行政服务对象的风险管理,是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加强效能建设的重要手段。各重点执法部门要结合实际,选择1-2项职能工作作为风险管理项目。要探索研究建立风险管理的流程、规则、方法,科学确定风险要素,建立风险评估模型和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准确评定风险等级,确定风险应对预案,并实行网上运行。要通过实施风险管理,实现差别化、精细化、人性化的管理服务,整合归并各类检查活动,做到“无过错不打扰,无依据不检查”,规范执法行为,降低行政成本,最大限度地让企业少受干扰、少出差错、少受处罚,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继续推进跨部门流程再造。贯彻落实《
行政许可法》,不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新一轮行政提速,严格实行“限时办结制”,所有进中心审批事项必须承诺在5个工作日内办结。不断优化工作流程,简化审批手续,提高办事效率,进一步压缩实际办理的时间。大力推进跨部门流程再造,优化整合跨部门审批流程,实行“一窗受理、网上流转、联合查看、会办审批”机制,并实现网上运行,努力建设全省“项目最精、环节最简、速度最快、服务最优”的审批服务平台。
探索试点机关公务员绩效管理。绩效管理是效能建设的重要内容,实施公务员绩效管理,有利于提升机关效能,有效解决“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等问题。2009年,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要在市直机关选择不同类型单位开展绩效管理试点,按照奖优、治庸、罚劣的原则,逐步建立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开发绩效考评信息模块,通过计算机实现网上制定工作计划、细化考核指标、个人工作记实、主管领导评鉴、述职、测评、公示等,把评估结果与经济奖惩、评先评优、干部使用直接挂钩,形成激励竞争机制,增强创建高绩效机关的内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