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双保”行动,把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和耕地保护制度落实到位,保证规划与计划管控落到实处,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应对本行政区域内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执行情况负总责”的政策落实到位,保证18亿亩耕地红线不突破,确保全省违法用地宗数、面积不超过15%。
(四)加强宣传,积极引导当地政府用好用实土地调控政策
要以积极主动服务和严格规范管理为基调,大力宣传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主动作为,服务扩大内需,坚守耕地保护“红线”的积极态度和成效。紧紧围绕各阶段的工作任务和关键环节,明确宣传重点和舆论导向。第一阶段的宣传要致力于统一思想,使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准确把握“双保”行动的目的和重点任务,同时在社会上营造严格规范管理的舆论氛围;第二阶段的宣传要系统总结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贯彻国土资发〔2008〕237号、陕国土资发〔2008〕162号文件的具体做法和成效;第三阶段的宣传要总结推广耕地保护、节约集约用地和规范管理的先进经验,披露问题,促进各地准确把握政策方向;第四阶段的宣传要全面总结扩大内需项目用地政策的成效,宣传土地管理关键环节的改革成果。要通过卓有成效的宣传,向全社会传递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中,更要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不动摇的强烈信号。
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切实加强同新闻媒体的沟通协作,大张旗鼓地开展宣传,既要高姿态全方位宣传“双保”行动的长远意义和现实意义,又要突出宣传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在扩内需保增长中的好做法、好经验,公开曝光违反土地供应政策搭车用地、违法违规用地和侵害农民群众合法权益的典型案例,以正面宣传引导为主,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同时要切实加强领导工作,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五)全面评估,为及时调整土地调控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广泛开展持续、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全面、准确地了解当地扩大内需项目用地政策的实施情况和重点建设项目用地的具体情况,及时向当地政府提出政策建议,促进当地化解土地管理工作中的突出矛盾;及时向上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反映当地政府在实施土地调控政策中的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出理顺体制、完善机制、改革创新土地管理法规和调控政策的建议,为进一步深化国土资源各项改革,调整和完善国家土地调控政策提供实践基础和决策支持。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