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指标
(分值)
| 二级指标
(分值)
| 三级指标
(分值)
| 评价指标及分值
| 指标依据
| 评估要点与方法
| 查阅资料
|
A4
环
境
创
设
与
教
育
教
学
(100)
| B16
教
育
环
境
(20)
| C37
精神环境 (8)
| 1.全园营造了安全、和谐、平等的心理环境,幼儿有安全感与心理自由感。幼儿表现轻松愉快,同伴之间能友好交往。(3)
2.教师尊重、接纳每一位幼儿,能以适宜的、支持性的方式回应幼儿;能为幼儿间的交往创设适宜的支持性环境。(3)
3.教师之间平等和谐,教育教学活动正常有序。(2)
|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2001年国家教育部)
| 实地查看、查阅资料、访谈。
| 环境创设的图片、文字等相关资料。
|
C38
物质环境
(8)
| 1.室内整洁卫生,光线充足,温度控制适宜。(2)
2.活动空间布置合理,设施设备、活动材料摆放有序,材料种类、数量适宜。(4)
3.有能反映主题活动进程的主题墙。(2)
|
C39
环境布置
(4)
| 1.符合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1)符合阶段性教育目标的要求。(1)
2.环境布置美观、适度,幼儿参与程度高。展示的幼儿作品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有个性。展示的高度大多以幼儿的水平视线为标准。(2)
|
B17
教
育
计
划
(10)
| C40
计划制订
(5)
| 1.保教人员能够根据本园课程要求及本班幼儿发展实际,预设学期、月(主题)、周、日教育计划。(2)
2. 班内各教师的计划相互衔接,体现计划的整体性和循序渐进性。(2)
3.每日活动计划能体现一日活动皆课程的理念。(1)
|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2001年国家教育部)
| 查阅资料、访谈。
| 教学计划或备课本、教学反思记录。
|
C41
组织实施(5)
| 1.能够按作息制度和教育计划开展各种活动,教学活动形式灵活多样(如集体活动、小组活动,亲子活动,参观活动等);计划实施具有相对稳定性,能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适时调整。(2)
2.建立必要且合理的一日生活和各项活动常规;一日活动动静交替、环节过渡流畅,较少出现消极等待的现象。(1)
3. 保教人员能随时关注到所有幼儿,对常规要求能坚持一贯性、一致性和灵活性的原则。(1)直接指导的活动和间接指导的活动相结合,保证幼儿每天有适当的自主选择和自由活动时间。(1)
| 现场看活动、查阅资料。
| 备课本。
|
B18
教
育
活
动
(40)
| C42
生活活动
(10)
| 1.教师能将幼儿良好的饮食、睡眠、漱洗、排泄等生活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贯穿在一日生活之中。(4)
2.在生活活动中既高度重视和满足幼儿受保护、受照顾的需要,又尊重和满足幼儿不断增长的独立要求,避免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3)
3.能充分挖掘生活中的各种教育因素,并适时加以引导。(3)
| | | 备课本、相关的教育笔记等。
|
C43
游戏活动
(10)
| 1. 每班有5个及以上能提供多种学习经验的活动区(2);活动区的空间、结构安排合理,符合本年龄段幼儿发展需求(1)。能有针对性地变更活动区和游戏材料(1)。
2.有发展精细动作的材料,有积木、沙水、角色游戏等多种游戏材料;材料数量适宜,具有多功能性和可变性,并便于幼儿取放。(2)
3.能充分尊重幼儿选择游戏的意愿,幼儿自由游戏时间每天达1小时以上。(2)
4.能经常开展幼儿喜爱的且能促进幼儿发展的结构、表演、角色等创造性游戏活动,和体育、音乐、智力、娱乐等规则游戏。幼儿具有较强的游戏能力。(2)
|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2001年国家教育部)
《幼儿园工作规程》(1996年,国家教委)
| 现场看活动、查阅资料、访谈。
| 备课本、教育笔记、观察记录等。
|
C44
教学活动
(10)
| 1.根据本园的课程目标,能结合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经验和需要确定适宜的教学活动目标。 (2)
2.教学活动内容贴近幼儿的生活,既符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兴趣和需要,又有一定的挑战性。(2)
4.教学过程既能围绕目标有序开展,又能根据幼儿的反馈适时调整。(2)
5.教学形式多样,教学方法灵活,合理使用信息技术手段,关注个体差异,注重引导幼儿主动学习。(2)
6.教学活动能做到最大限度地促进幼儿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2)
|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2001年国家教育部)
《幼儿园工作规程》(1996年,国家教委)
| 现场看活动、查阅资料、访谈。
| 备课本、与开展游戏活动有关的计划、反思、观察记录等。
|
C45
户外活动(10)
| 1.坚持开展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正常情况下,每天户外活动不少于2小时(寄宿园不少于3小时),其中体育活动不少于1小时。(3)
2.户外活动场地安排适宜,活动形式多样(如操节、游戏等)。(2)
3.有促进幼儿各种技能(如平衡、攀爬、玩球、驾驶和踩踏等)发展的户外活动器械、材料;器械、材料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能力要求,数量适宜。(3)
4.教师注重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和主动、乐观、合作的态度。(2)
| 《幼儿园工作规程》(1996年,国家教委)
| | |
B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