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量表现:2006-2007年参加江西省水稻区试,2006年平均亩产476.57公斤,比对照金优207增产12.21%,极显著;2007年平均亩产414.98公斤,比对照金优207增产0.25%。两年平均亩产445.78公斤,比对照金优207增产6.31%。
适宜地区:全省稻瘟病轻发区种植。
栽培技术要点:6月中旬播种,秧田播种量每亩10-15公斤,大田用种量每亩1.5-2.0公斤。秧龄25天左右。栽插规格5寸×6寸,每穴插2-3粒谷,亩插基本苗8-10万。施肥以基肥为主,适当增施磷钾肥,亩施25%水稻专用复合肥40公斤作底肥,栽后5-7天亩追施尿素5公斤,幼穗分化初期亩追施氯化钾5公斤。浅水勤灌,够苗晒田,湿润孕穗,齐穗后干干湿湿以利饱籽,成熟前不要断水过早,重点加强防治稻瘟病、纹枯病、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病虫害。
品种审定编号:赣审稻2008019
品种名称:金优023
选育单位:江西省种子公司
品种来源:金23A×R023杂交选配的杂交晚稻组合
审定情况:2008年3月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07.7天,比对照金优207早熟2.9天。该品种株型适中,整齐度好,叶色绿,剑叶长、略披,分蘖力强,有效穗多,长势繁茂,稃尖紫色,穗粒数中,结实率一般,千粒重较小,熟期转色好。株高91.1厘米,亩有效穗22.1万,每穗总粒数108.1粒,实粒数75.6粒,结实率69.9%,千粒重24.2克。出糙率82.4%,精米率75.2%,整精米率70.7%,垩白粒率30%,垩白度3.0%,直链淀粉含量18.7%,胶稠度60mm,粒长7.3mm,粒型长宽比3.5。米质达国优3级。稻瘟病抗性自然诱发鉴定:穗颈瘟为9级,高感稻瘟病。
产量表现:2006-2007年参加江西省水稻区试,2006年平均亩产394.12公斤,比对照金优207减产2.96%;2007年平均亩产411.29公斤,比对照金优207减产0.64%。两年平均亩产402.71公斤,比对照金优207减产1.80%。
适宜地区:全省稻瘟病轻发区种植。
栽培技术要点:6月下旬播种。秧龄25天。栽插规格5寸×7寸。亩施纯氮10公斤,氮、磷、钾施用比例为1.0:0.5:1.0。浅水浅插,薄水分蘖,够苗晒田,浅水孕穗,浅水抽穗,后期不要断水过早,湿润养根,活熟到老。加强稻瘟病、纹枯病、二化螟、稻飞虱等病虫害的防治。
品种审定编号:赣审稻2008020
品种名称:欣荣优2067
选育单位:江西省种子公司
品种来源:欣荣A×R2067杂交选配的杂交晚稻组合
审定情况:2008年3月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15.8天,比对照金优207迟熟4.6天。该品种株型紧凑,整齐度好,叶色浓绿,叶片挺直,分蘖力一般,有效穗一般,长势繁茂,稃尖紫色,穗粒数较多,结实率较高,熟期转色好。株高95.3厘米,亩有效穗18.3万,每穗总粒数124.9粒,实粒数92.3粒,结实率73.9%,千粒重25.9克。出糙率77.5%,精米率61.9%,整精米率52.3%,垩白粒率14%,垩白度0.8%,直链淀粉含量19.6%,胶稠度54mm,粒长7.0mm,粒型长宽比3.2。米质达国优3级。稻瘟病抗性自然诱发鉴定:穗颈瘟为9级,高感稻瘟病。
产量表现:2006-2007年参加江西省水稻区试,2006年平均亩产450.57公斤,比对照金优207增产6.09%;2007年平均亩产420.95公斤,比对照金优207增产0.06%。两年平均亩产435.76公斤,比对照金优207增产3.09%。
适宜地区:全省稻瘟病轻发区种植。
栽培技术要点:6月底至7月初播种,秧田播种量每亩10.0-12.5公斤,大田用种量每亩1.0-1.5公斤。秧龄20-25天左右。栽插规格6寸×6寸或4寸×8寸,亩插基本苗10万。大田施肥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增施磷、钾肥,亩纯氮10公斤,氮、磷、钾施用比例为1.0:0.5:1.0,高肥田注意防倒伏。浅水移栽,寸水活苗,簿水分蘖,够苗晒田,后期干湿交替至成熟。加强防治稻瘟病、二化螟、稻飞虱等病虫害。
品种审定编号:赣审稻2008021
品种名称:中优616
选育单位:江西省种子公司
品种来源: 中9A×先恢616杂交选配的杂交晚稻组合
审定情况:2008年3月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21.7天,比对照汕优46早熟0.6天。该品种株型适中,植株生长整齐,叶色浓绿,叶片挺直,分蘖力强,有效穗多,稃尖无色,穗大粒多,结实率一般,千粒重较小,熟期转色好。株高99.1厘米,亩有效穗19.6万,每穗总粒数130.4粒,实粒数93.5粒,结实率71.7%,千粒重24.2克。出糙率78.9%,精米率67.8%,整精米率63.3%,垩白粒率13%,垩白度0.8%,直链淀粉含量22.5%,胶稠度50mm,粒长7.1mm,粒型长宽比3.4。米质达国优2级。稻瘟病抗性自然诱发鉴定:穗颈瘟为9级,高感稻瘟病。
产量表现:2006-2007年参加江西省水稻区试,2006年平均亩产437.48公斤,比对照汕优46减产4.72%;2007年平均亩产445.79公斤,比对照汕优46减产1.16%。两年平均亩产441.64公斤,比对照汕优46减产2.95%。
适宜地区:全省稻瘟病轻发区种植。
栽培技术要点:6月中旬播种,秧田播种量每亩10公斤,大田用种量每亩1.0-1.5公斤。秧龄30天。栽插规格5寸×6寸或4寸×8寸,每穴插2粒谷,亩插基本苗7-8万。施足基肥,占总施肥量80%,移栽后5-7天,亩追施尿素13.5公斤,氯化钾8公斤,中后期不宜多施氮肥。深水返青,间歇灌溉促分蘖,够苗晒田,浅水抽穗,干湿壮籽,后期不要断水过早。注意防治稻瘟病、稻曲病、稻飞虱等病虫害。
品种审定编号:赣审稻2008022
品种名称:欣荣优254
选育单位:江西省种子公司
品种来源:欣荣A×R254杂交选配的杂交晚稻组合
审定情况:2008年3月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21.0天,比对照汕优46早熟1.5天。该品种株型适中,整齐度好,叶色绿,叶片披垂,分蘖力强,有效穗多,稃尖紫色,穗大粒多,结实率较高,熟期转色好。株高92.5厘米,亩有效穗20.4万,每穗总粒数133.4粒,实粒数97.6粒,结实率73.1%,千粒重24.1克。出糙率77.4%,精米率67.1%,整精米率59.7%,垩白粒率4%,垩白度0.2%,直链淀粉含量19.6%,胶稠度70mm,粒长6.8mm,粒型长宽比3.1。米质达国优1级。稻瘟病抗性自然诱发鉴定:穗颈瘟为9级,高感稻瘟病。
产量表现:2006-2007年参加江西省水稻区试,2006年平均亩产456.71公斤,比对照汕优46减产0.53%;2007年平均亩产467.40公斤,比对照汕优46增产1.36%。两年平均亩产462.06公斤,比对照汕优46增产0.42%。
适宜地区:全省稻瘟病轻发区种植。
栽培技术要点:6月中旬播种,秧田播种量每亩8公斤,大田用种量每亩1.0公斤。秧龄30天以内。栽插规格6寸×8寸,亩插基本苗6-7万。亩施40-50公斤过磷酸钙作基肥,移栽后5-7天内施总肥量的70%促分蘖,一般亩施纯氮10公斤左右,氮、磷、钾施用比例为1.0:0.5:1.0。深水返青,浅水促蘖,够苗晒田,浅水孕穗,湿润灌溉,不要断水过早。加强稻瘟病、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病虫害。
品种审定编号:赣审稻2008023
品种名称:菲优137
选育单位:黎川县国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品种来源:菲改A×R137杂交选配的杂交晚稻组合
审定情况:2008年3月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13.0天,比对照金优207迟熟3.7天。该品种株高99.6厘米,亩有效穗19.2万,每穗总粒数124.2粒,实粒数88.7粒,结实率71.4%,千粒重25.0克。出糙率80.1%,精米率74.0%,整精米率66.4%,垩白粒率13%,垩白度1.4%,直链淀粉含量22.8%,胶稠度62mm,粒长7.5mm,粒型长宽比3.6。米质达国优2级。稻瘟病抗性自然诱发鉴定:穗颈瘟为9级,高感稻瘟病。
产量表现:2006-2007年参加江西省水稻区试,2006年平均亩产420.00公斤,比对照汕优46减产7.41%,显著;2007年平均亩产419.38公斤,比对照金优207增产2.13%。两年平均亩产419.69公斤。
适宜地区:全省稻瘟病轻发区种植。
栽培技术要点:6月下旬播种,秧田播种量每亩15公斤,大田用种量每亩1.5公斤。秧龄25天左右。栽插规格5寸×6寸,每穴插2粒谷,亩插基本苗8-10万。施肥以基肥为主,早施追肥,中后期控制氮肥施用,增施磷、钾肥,其中基肥占60-70%,追肥占30%。浅水移栽,薄水分蘖,够苗晒田,后期干湿交替至成熟,不要断水过早。加强防治稻瘟病、纹枯病、二化螟等病虫害。
品种审定编号:赣审稻2008024
品种名称:佳优1332
选育单位:江西科源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佳A×R1332杂交选配的杂交晚稻组合
审定情况:2008年3月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11.5天,比对照金优207迟熟0.9天。该品种株型适中,叶色绿,分蘖力强,有效穗多,长势繁茂,稃尖无色,穗粒数中,结实率较高,千粒重较小,熟期转色好。株高94.5厘米,亩有效穗23.3万,每穗总粒数110.9粒,实粒数78.3粒,结实率70.6%,千粒重24.2克。出糙率80.8%,精米率73.9%,整精米率66.7%,垩白粒率17%,垩白度1.7%,直链淀粉含量18.6%,胶稠度62mm,粒长7.3mm,粒型长宽比3.5。米质达国优2级。稻瘟病抗性自然诱发鉴定:穗颈瘟为9级,高感稻瘟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