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加强企业安全管理能力建设,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一是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法定代表人负总责和分管负责人“一岗双责”责任制,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建立健全企业安全管理机构;结合行业企业特点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建立安全管理12个基本制度和12本基础台帐;实施安全生产奖惩激励机制和安全生产绩效工资制;严格“三级教育培训”制度,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安全责任感、安全操作技能和安全防范能力;加强农民工安全培训,严格执行特种行业人员持证上岗规定。二是强化现场安全管理。全面开展“零事故活动”创建活动,加强现场管理和作业人员组织实施风险识别、安全检查、隐患整治、事故抢险工作能力,切实做到全员参与,超前管理,系统防范;严格生产现场安全管理和执法,及时消除设备、操作、管理等安全隐患,确保始终在安全状况下进行作业。
(二)深化“三个年”建设,有效防范事故发生。
1、加大隐患排查治理力度,完善事前防范机制。继续将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纳入全年安全生产工作重点,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常态化机制,建立从企业主要负责人到每个员工的隐患排查治理和监控责任制,做到安全隐患“五落实”,并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实施隐患处罚,逐步由事后处罚向事前处罚转移,用经济手段督促企业对安全隐患实施整改。
2、强化监察执法保障措施,严惩违法违纪行为。加大综合执法、联动执法和委托执法力度,以铁的手腕严厉打击安全生产违法行为。按照安全生产事故“四不放过”原则严格事故查处,严肃追究责任人员的责任,严厉查处违法违纪和失职渎职行为。严格事故报告制度,加大对事故发生后瞒报、逃匿行为的惩治力度,坚决杜绝迟报、谎报、漏报和瞒报违法行为。建立起“政府指挥,部门联动,行动一致,依法行政,定期碰头,情况互通”的联合执法工作机制,定期开展联合执法活动。加大事前预防性执法力度,深入开展打“三非”(非法生产、非法经营、非法建设)、反“三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治“三超”(工矿企业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生产和交通运输单位超载、超限、超负荷运输)活动,严厉打击安全生产违法违章行为。
3、创新安全生产工作机制,完善政府监管体系。一是完善安全生产检查督查机制,确保工作落到实处。坚持领导检查督查、联合检查督查和综合督查等督查检查制度,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二是健全安全生产投入保障机制,改善安全基础条件。建立政府安全专项资金。县政府预算不少于200万元的安全生产专项资金,并保证每年有10%以上的增长。加大各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专项经费和全县安全生产重点项目建设专项资金投入力度。完善化解事故风险保障制度。全面推进高危行业强制安全生产责任保险试点,研究探索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与安全生产责任保险互动机制。三是强化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措施,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强化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推进应急预案“进社区、进村社、进企业、进学校”。加强应急预案的培训和演练。加强突发事件预测预警、信息报告、应急响应、应急处置、恢复重建及调查评估,健全事前、事发、事中、事后等运行协调机制。进一步加强应急救援救助装备和队伍建设,整合现有应急装备和队伍资源,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