㈤ 探索构建城乡人才资源统筹开发示范区。紧紧围绕构建城乡统筹发展直辖市,加强农村基层人才队伍建设,推进城乡人才统筹发展。重点探索建立城乡人才互流互培机制,消除城乡人才流动体制性障碍。积极探索主城区人才向远郊区、库区柔性流动机制和城市人才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引导、鼓励、支持城市人才到农村创业兴业。大力开展现代农业人才、乡土实用人才培养与开发,充分发挥农村人才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积极支持优势农业特别是三峡库区实施引智示范推广项目,促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三、强化措施,扎实推进重庆人事人才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㈠ 实施三大计划
1、实施高层次人才培养行动计划。以“1小时经济圈”为重点,大力实施“领军人才”、“战略人才”、“名家大师”、“三峡之光”访问学者等人才培养计划,精心打造国家级、市级和区县三级高层次人才梯队。力争到2010年,我市“两院”院士达到15名左右,“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达到60名左右,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达到100名左右,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达到2500名左右,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达到800名左右。加大专业技术人才自主创新能力开发培养力度,持续选送优秀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到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培训,每年国外送培人数由10名增加到20名,国内送培人数由150名增至300名。稳步扩大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设站规模,到2010年增加到80个。建立博士后到行政机关挂职锻炼制度,探索行政机关培养使用高层次人才新模式。加强与境外知名大学合作,引进先进培训机制,开办高层次人才研修班。
2、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行动计划。建立专门班子,落实专项资金,制订专项目标,创新工作方式,强力引进支撑重点产业、重点行业和重点园区的院士、“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等高层次人才。进一步完善政府“搭台”、人事部门牵线、企事业单位“唱戏”的海外人才与智力引进组织模式,积极帮助我市汽摩、医药化工、高新技术等产业在北美、欧洲等地区引进海外人才与智力。开展西部地区全球海外留学人员交流合作活动。建立与海外人才机构长期合作机制,重点在北美、欧洲、澳洲、日本、印度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建立人才交流合作关系。建立留学回国人员信息库和全市重点产业、重点行业、重点园区高层次人才需求目录,帮助企事业单位及时引进急需、紧缺和高层次人才。探索建立与西部其他省区人才学历、资格互认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