㈡ 面临形势
展望未来,我市人才市场发展面临难得的新机遇。经济全球化加快了人才资源开发一体化进程,人才流动更加活跃,人才竞争日趋激烈,人才市场发展空间更为广阔。人才资源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在综合国力竞争和区域经济竞争决定性作用更加明显,人才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地位更加突出。重庆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才强市战略的强力推进和优越的区位地理条件,对人才集聚力和辐射力进一步增强。与此同时,人才市场发展也面临严峻的新挑战。服务规模不大,总体竞争力不强;人才流动政策尚未完全落实,人才供求、价格和竞争等运行机制不够健全,人才单位、部门壁垒没有真正打破,市场供需主体没有完全到位;社会人才公共服务保障性、公益性不足;法制化程度不高,无行政执法机构和人员,监管手段和措施不完善;相当部分区县人才市场投入严重不足,硬件设施建设落后;人才服务行业自律功能欠缺,市场化协调机制尚未形成。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不能适应人才市场当前和未来发展需要,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才强市战略推进。大力发展人才市场,提高人才资源市场配置效率,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是适应发展,应对挑战和面向未来的战略选择。
二、“十一五”期间人才市场发展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㈠ 指导思想: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人才观,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按照建立机制健全、运行规范、服务周到、指导监督有力的人才市场体系总体要求,突出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制度创新,加快推进人才资源配置市场化、人才资源管理社会化、人才市场运作规范化和人才市场发展产业化建设,为构建和谐重庆、加快推进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㈡ 总体目标:改善人才市场发展环境,健全人才市场运行机制,培育形成与其它要素市场相贯通的人才大市场;大力推进人才公共服务,完善社会化公益性保障服务体系;加强宏观调控与市场监管,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人才市场管理体制;健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与人才公共服务相配套的专业化、信息化、产业化、国际化人才市场服务体系。
至2010年,举办现场和网络人才招聘会突破1700场次/年,进场求职和登记人数突破250万人次/年,市场配置成功率提高到35%左右,成功就业人数达到35万人/年;建好依法授权、管理规范、保障有力的人才公共服务体系,人事代理人数达到15万人;建好以法律法规为主体、以规章制度为补充的人才市场法律架构,保障人才市场运作规范;建好以网络为基础的全市人才交流一体化服务平台,突出服务领域更宽广、服务内容更丰富、服务手段更多样、服务方式更灵活;建好与世界人才服务运营模式相接轨的人才市场经营架构,产业化发展水平和社会效益等方面总体上达到西部地区一流水平,使我市人才市场成为区域性人才集聚中心、区域性人才辐射中心。
三、“十一五”人才市场发展主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