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引进国(境)外智力工作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科学人才观,紧紧围绕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提出的战略目标,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人为本,突出特色,开拓创新,有所作为”的要求,抓住机遇,自强不息,开拓开放,锐意进取,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方向,立足不断强化引智行政职能,进一步拓宽引智工作领域,畅通引才引智渠道,提升引智服务水平,注重引智宣传实效,积极引进国(境)外人才智力,吸收、借鉴国(境)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国际人才智力支持。
(五)引进国(境)外智力发展目标。“十一五”期间,全市引进国(境)外智力工作要在“十五”基础上有较大发展,初步建立起适应直辖市体制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引进国(境)外智力三大体系。到2010年,初步建成管理职能健全、工作制度完善、引进渠道畅通、服务质量优良的引进国(境)外专家工作体系,引进国(境)外各类专家15000人次左右,经济技术专家比重上升到45%左右;初步建成以国家级引智示范推广基地和示范单位为龙头、市级引智示范推广基地和示范单位为骨干、引智示范项目为基础的服务“三农”和“库区”的引智示范推广体系,新组织实施引智示范项目30个,新建引智示范推广基地10个(其中国家级1个)、引智示范单位15个(其中国家级1个);初步建立起全市出国(境)培训计划性强、操作规范有序、有关部门分工负责密切配合的出国(境)培训管理体系,选派各类人员出国(境)培训8000人次左右。
三、“十一五”引进国(境)外智力工作重点任务
(六)引进国(境)外专家重点任务。引进国(境)外专家来渝工作服务,是引进国(境)外智力工作的首要任务。“十一五”期间,在政策、项目、资金和渠道等方面对我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重点领域、重点项目引进国(境)外专家给予重点支持。
重点支持支柱产业、重点企业、重大工程项目引进高层次专家和关键技术。围绕我市汽车摩托车、高新技术、信息技术、医药化工等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大工程项目及北部新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长寿天然气石油和精细化工基地、万州盐气化工园区、涪陵化肥基地和西永微电子工业园区大力引进高层次专家和关键技术,不断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自主创新和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营机制转换。在汽车摩托车产业方面,围绕打造“汽车名城”、“摩托车之都”,重点支持长安集团、力帆集团整车设计和制造技术,长安集团、力帆集团、隆鑫集团、庆铃公司发动机设计和制造技术,庆铃公司、青山机械厂、綦江齿轮厂、嘉轩汽车密封件公司、深渝电子公司底盘、轴承、铸件、密封条、音响等汽车零部件制造技术,市汽车办、市汽车摩托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研究中心汽车行业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在高新技术方面,重点支持镁合金中心、西南铝业镁合金技术研究和开发;在信息技术方面,围绕我市信息产业“八大百亿工程”,重点支持重庆大学、西南大学、邮电大学、宏信软件公司、正大软件公司软件开发,电子工业部24所、26所集成电路研究开发,邮电大学、普天公司、金美公司通讯技术研究开发,西永微电子工业园区、光谷产业园信息技术研究开发;在医药化工方面,重点支持凯林公司原料药生产技术,日化研究所香料产业开发,医科大学、医药工业研究院生物医药技术,长寿天然气石油和精细化工基地、万州盐气化工园区、涪陵化肥基地化工技术研究和开发;在重大工程项目方面,重点支持轻轨交通、城市地铁、铝加工产业、仪器仪表产业、菜园坝长江大桥、大学城、西永微电子工业园区和光谷园建设;在重大经济社会发展活动方面,重点支持我市高新技术交易会和经贸洽谈会、美国底特律汽车博览会、德国法兰克福国际汽车及零部件贸易博览会、欧洲世界制药原料展览会引才引智活动和我市友好城市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