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增强监测信息服务功能,维护市场稳定。加强对全市市场监测样本企业的数据采集、统计工作,完善监测单位基础设施建设,形成覆盖全市城乡的市场监测网络体系。建立猪肉、粮油等居民必需品应急储备,及时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变化,保证市场货畅其流、繁荣稳定。(责任单位:市工商局、质监局、商务局、卫生局)
(三)实施“三放心”工程,抓好流通企业食品安全。一是实施“放心肉”工程。以屠宰厂升级达标改造和推进肉品品质标准化检验为重点,认真抓好猪肉质量安全和畜禽屠宰厂(场)专项整治工作。深入推进
“肉品挂牌销售”活动,扩大挂牌覆盖面,力争在全市全面推行“肉品挂牌销售”。二是实施“放心酒”工程。以强化机构建设、开展专项整顿和酒类监管立法调研为重点,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和改善酒类及调味品流通管理工作,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酒品及调味品行为,切实保证百姓饮用安全,维护市场秩序。争取年内全市有90%的酒类批发企业使用随附单,建成全市酒类监管网络平台,实现酒类管理信息共享。三是实施“放心菜”工程。充分发挥各蔬菜批发市场、大型超市、现代农产品流通企业对消费的导向作用,着眼于放心菜供应链全过程,引导无公害、绿色蔬菜等食品生产发展。(责任单位:市质监局、工商局、商务局)
(四)开展诚信兴商活动,树立商贸行业新形象。开展“无假货承诺”活动,为百姓提供安全消费、时尚消费、放心消费的经营场所,发挥典型示范作用,激励更多企业创造一流服务,强化市场经济新理念,推进流通领域信用体系建设,树立商贸服务企业优质服务新形象。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严厉查处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确保居民消费安全。(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工商局、质监局)
五、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为搞活流通扩大城乡居民消费提供有力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责。成立鸡西市培育市场、拉动城乡居民消费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由市发改委、农委、财政局、商务局、招商局、工商局、质监局、卫生局、旅游局、文化局、体育局、供销社、农机总站等部门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综合协调等日常工作,办公地点设在市发改委。
(二)加强综合协调,形成促进城乡居民消费合力。各有关部门要搞好协调配合,加强合作,强化部门工作目标管理,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层层落实责任,形成工作合力,扩大城乡居民消费,促进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