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积极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到城市社区、农村基层组织就业。普通院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我省城市社区和农村基层组织需要大批有知识、有文化、懂技术、善管理的人才。在大力推进我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动城乡统筹发展中,要充分发挥普通院校毕业生的重要作用。各级政府在城镇社区建设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要积极创造适合普通院校毕业生的岗位,特别是一些公益性、管理类、高科技及现代服务业的新兴工作岗位,吸纳普通院校毕业生就业。要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到城市社区和农村基层的居民委员会、村委会、社区卫生院(所)等基层单位就业,促进城乡的统筹协调发展。
(八)各地在工业园区建设中,要积极吸纳普通院校毕业生就业。我省工业园区发展迅速,已成为全省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增长的重要动力源,成为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新平台、招商引资的重要载体和扩大就业的重要渠道。各地工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迫切需要大量的劳动者。工业园区中在建、投产的各类企业,需要大量的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劳动力。目前,我省已有大量的城镇及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工业园区实现就业。在各地工业园区建设中,要充分发挥普通院校毕业生的作用,制定优惠政策,引导园区的各类企业积极吸纳普通院校毕业生,使毕业生在园区有更多的就业机会。
(九)要积极开展就业服务,努力提高就业服务水平。要充分发挥毕业生就业现场洽谈会和网络招聘会的平台作用,利用“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两种渠道,认真组织开展和参加各类招聘活动,为毕业生实现就业创造周到、便捷的条件和平台。各普通院校要完善就业服务网络的功能,努力降低毕业生的求职成本,帮助学生实现就业。要把招聘会办到学校去,充分发挥校园招聘会的作用。同时要建立并完善毕业生就业供求信息发布制度和网上联合招聘制度,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搜集、整理和发布各类有效的就业信息,认真开展和组织毕业生参加网络招聘活动,使网络招聘成为毕业生实现就业的有效途径。
(十)切实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水平。各有关部门、各院校要不断充实毕业生就业工作队伍,加快建设一支素质高、业务精、有爱心、讲奉献的工作队伍,努力提高就业指导和服务水平。各普通院校要建立健全校、院(系)两级就业工作体制,根据在校生的规模,按照国家有关要求确定毕业生就业工作人数。要加大毕业生就业工作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认真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人员的资格认证工作,进一步推动我省毕业生就业工作人员专业化建设。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