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加强重点领域和重要环节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重点围绕我市支柱产业,切实做好生产、科研、商品流通、技术贸易、作品创作和传播等重要环节,以及科技园区、大型展会、技术交易市场等重点领域知识产权保护的社会监督和执法工作。
(四)加强知识产权宣传培训和人才队伍建设
1、积极营造有利于知识产权保护的舆论环境。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知识产权宣传活动,将知识产权宣传作为科普活动的重要内容;抓住“3.15世界消费者权益日”、“4.26世界知识产权日”、“科技活动周”等重要时段,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和科普载体,开展知识产权宣传教育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南昌创造”品牌宣传活动。有计划、分步骤地组织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领导和管理人员参加不同层面的知识产权培训班、论坛、讲座,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运用能力,营造全社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鼓励创新的社会氛围。联合高校知识产权学院,启动知识产权高级人才和各类应用型人才的培训、教育工程,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2、积极营造有利于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教育环境。各级科技、知识产权、经济、人事、教育等部门,要有计划地将知识产权教育培训纳入部门工作计划,针对各级领导干部、企业经营管理者和知识产权工作者开展知识产权专门培训;推动知识产权进学校;在科技人员再教育、公务员培训等方面增加知识产权内容:加强人才培养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培养一支高层次的熟悉知识产权管理、执法、评估和许可贸易等知识的人才队伍。
(五)加大专利技术实施和产业化工作力度
1、积极开展专利示范工作,全面提升我市知识产权创造能力。积极组织市级企业参照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作要求,以知识产权示范企业为重点对象,建立和健全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和信息服务体系,促进技术创新和发明创造,增强其运用知识产权制度和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能力和水平,提高核心竞争力。加强项目管理政策引导,优先扶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项目,鼓励、支持重大、关键技术项目的知识产权申请和保护,不断提高自主知识产权数量和质量,全面提升我市知识产权创造能力和发展后劲。
2、加大专利技术实施和产业化的扶持力度,提高知识产权实施效果。建立和完善我市专利转化服务平台,紧密结合科技成果产业化工作,推进市专利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的实施。充分利用现有的科技政策和专项经费,积极推动有利于我市经济长远发展、具有市场前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业的高新技术的实施和转化,促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业的形成和发展,提高知识产权的实施效果和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