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旅游资源,立足高端化、规模化、特色化,丰富和完善以度假为核心的多元化旅游产品体系,着力发展度假、观光、海上、文化、商务节会、体育健身等六大系列旅游产品,努力实现“九大突破”,为广大游客和市民提供丰富优质的旅游产品。
(一)在加快奥运旅游产品发展上求突破。围绕打造“帆船之都”,完善青岛国际奥林匹克帆船中心(以下简称奥帆中心)的服务功能,加快奥运博物馆、渔人码头、酒吧一条街等工程建设;举办好克利伯帆船赛等顶级帆船赛事以及各类国内外帆船比赛和游客帆船体验活动,普及青少年帆船运动;重点发展游艇、邮轮、休闲度假、会展、大型海上实景演艺、特色婚庆等产品,推动奥帆中心争创国家5A级景区,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国家滨海旅游休闲示范区。
(二)在加快度假旅游发展上求突破。加快推进港中旅青岛海泉湾、石老人休闲健身区、唐岛湾游艇会等度假酒店、休闲娱乐、理疗康体、会展影视旅游项目建设,尽快在凤凰岛、瑯琊台、石老人、鳌山湾等沿海区域建设一批类似于港中旅青岛海泉湾规模的度假单元,到2012年初步形成青岛主城区、西海岸、新东部三大度假旅游集群。
(三)在加快节会旅游发展上求突破。进一步做好做大青岛国际啤酒节、中国(青岛)国际消费电子博览会、航海博览会、中国(青岛)亚太旅游博览会、中国海洋旅游文化节等特色节会;举办好海军建军60周年多国海军活动、中国海洋旅游论坛等,提升城市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在加快海上旅游发展上求突破。在全面保护胶州湾水域及环湾区域湿地、岸线、滩涂、河道和城市风貌、人文资源的基础上,规划建设海上旅游设施,建设青岛湾、浮山湾、唐岛湾海上旅游码头,完善灵山岛、斋堂岛、竹岔岛、龙门顶陆岛交通码头的旅游靠泊服务功能;在包装宣传银海至薛家岛海上欢乐巴士航线的同时,进一步开发海上旅游航线;推进建设一批游艇俱乐部;加快发展水陆两用观光巴士项目,整治码头周边环境;增强奥帆中心旅游功能,建设一流的国际邮轮码头,2009年初步形成对外开放接待能力,力争邮轮停靠;规划改造青岛港老港区,建设国际标准的客运和邮轮专用码头;积极与世界知名邮轮公司接洽商谈,打造国际知名的邮轮停靠港。
(五)在推进乡村旅游发展上求突破。加快五市和崂山区、黄岛区、城阳区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统一乡村旅游服务标准,完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力求“一村一品”,避免盲目开发和重复建设,推动乡村旅游示范点、强镇、特色村建设,打造乡村旅游品牌;整合大泽山、鹤山、大珠山、小珠山、虎山、丹山等山林资源,发展乡村生态健身游。2009年打造6-8个乡村旅游示范点;到2012年力争达到60个左右,全面推动我市城乡旅游互动,促进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繁荣城乡消费市场。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