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计划目标和主要任务
(一)计划目标
从2006年起,用5年左右时间,在全省80%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设立知识产权工作机构,建立知识产权工作体系,健全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增强企业知识产权意识,企业专利申请量累计达到6万件以上,其中发明专利占到30%,实现全省工业企业累计专利申请量翻番。保持专利工作均衡发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突破专利零申请,力争每户企业拥有3-5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国外申请专利提高10%。保持知识产权工作与工业经济协调发展,实现由知识产权大省向知识产权强省跨越。具体要达到以下目标:
--重点培植一批示范企业。创建100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认定1000家专利明星企业,使其在检索、申请、运用、实施、管理和保护等各方面走在全省前列;形成100家年专利申请过百件的专利大户,成为我省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要集群;培育100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竞争力较强、创新能力达到国内一流水平的企业技术中心,成为我省企业自主创新的中坚力量。
--优先发展一批知名品牌。发展200个中国名牌产品,成为代表山东工业水平的自主品牌集群;新认定500个重点专利新产品,加快企业专利技术产业化进程;培育100个重点产品,使其生产规模位居全国同行业前三名,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
--努力打造一批知识产权集聚区。围绕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以青岛、烟台、威海为主体,打造胶东半岛知识产权集聚区;根据省委、省政府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部署,选择30个经济强县作为全省知识产权试点县,带动全省县域知识产权工作发展;发挥园区集聚优势,按照适当集中、形成规模、体现特色的要求,重点建设50个知识产权园区。
--着力建设一批知识产权服务平台。围绕七个产业链和六大支柱产业,建立10个行业知识产权数据平台,为支柱产业、重点行业和企业提供知识产权数据、法律和信息服务;建立10个知识产权研究机构,对国家和省重点发展的产业和重点技术领域的专利信息进行研究,及时发布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产品目录;建立20个专利代理中介服务机构,形成以信息咨询、业务代理、法律援助和维权协助为主要内容的市场主体。
--加速培养一批知识产权优秀人才。培养200名企业高层次知识产权管理人才,成为熟悉国际知识产权规则,具有国际水平的高层次、复合型知识产权人才;培养5000名熟悉知识产权制度的专利工作者,为工业企业知识产权推进计划的实施提供人才保障; 培养50-100名具有专利代理人资格的行业专家,为工业企业知识产权工作提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