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山东省工业企业知识产权推进计划

山东省工业企业知识产权推进计划
(鲁经贸技字[2006]349号 2006年10月23日)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建设创新型省份的战略部署,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推进制造业强省建设,根据《山东省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确定的目标任务,特制定《山东省工业企业知识产权推进计划》。

  一、基础条件和现状分析

  (一)基础条件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工业系统认真贯彻“科教兴鲁”战略方针,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全省工业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为实施工业企业知识产权推进计划奠定了坚实基础。截止到2005年底,全省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2.75万户,资产合计2.17万亿元,从业人员728万人。2005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8411.9亿元,同比增长28.4%,实现销售收入2.99万亿元、利税3396.3亿元、利润2138.1亿元,分别增长43.01%、50.58%和56.62%。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完成产值7346.4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24.1%。全省工业企业共获得中国名牌119个,居全国第3位,中国驰名商标47件,居全国第2位,专利明星企业460家。多种产品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家用电冰箱、洗衣机、电视机、造纸、化肥、轮胎、水泥、食用植物油、农用车等产品产量居全国前列。

  (二)现状分析

  工业企业是实施知识产权工作的主体。加强企业知识产权工作,是建设创新型省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大举措。近年来,全省工业企业知识产权意识明显提高,专利工作体系逐步健全,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稳步增长,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截止2005年底,全省工业企业累计申请专利35784件,占全省累计申请量的2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拥有发明专利2581件,是2000年底的2.1倍,5年年均递增15.7%。2005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申请专利5687件,是2000年的1.9倍,年均递增14%,其中发明专利1498件,是2000年的2.1倍,年均递增16.5%。

  但是,与先进省市相比,我省工业企业专利工作还存在许多矛盾和问题,知识产权拥有量较低与工业大省的地位不适应,知识产权产出分布不均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不适应,知识产权人才匮乏与建设创新型省份不适应,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与对外开放的形势不适应。主要的,一是专利数量少、分布不均。我省工业企业专利申请量排在广东、浙江、江苏和上海之后,仅居全国第五位。2005年全省工业企业申请的专利中,海尔、海信和中国重汽3户企业占到33%,而其它60户企业才平均拥有1件专利,有98%的企业没有专利申请。二是专利得不到有效保护,专利人才短缺。全省仅有4000人经培训后持有“山东省专利工作者”证书,企业专利人才短缺,严重制约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三是对专利制度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认识不足,专利投入远不能满足专利事业发展需要。四是专利管理机构不适应专利事业发展,专利中介服务机构的管理需要进一步规范。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