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山东省经济贸易委员会关于印发《山东省“十一五”企业教育培训规划》的通知

  三、主要措施和有关政策

  (一)建立和完善企业教育培训的激励约束机制

  一是把参加培训并取得“高级职业经理人资格证书” 作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任职、上岗、评聘的必备条件,并纳入企业职业经理人才库,作为社会推荐、市场选聘和人才交流的重要参考和科学依据。二是严格执行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考核和证书登记制度,把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情况和年度考核结果,列入专业技术人员任职能力和工作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其岗位聘用的重要依据。三是认真执行就业准入制度,确保“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四是逐步建立企业教育培训目标责任制,作为考核企业负责人工作政绩和单位业绩的重要条件,推动企业教育培训工作管理与监督的制度化、规范化。

  (二)构建企业教育培训互动网络体系

  开展企业教育培训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构建规范有序的企业培训管理机构、培训基地(院校、中介组织)和企业密切相联的培训互动网络体系。各级企业教育培训主管部门,要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企业为中心,搞好整体规划、宏观指导、协调服务、督促检查、制度规范。各有关培训机构(院校、基地和中介组织)要发挥自身优势,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根据企业培训需求,深化教学改革,创新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式,提高教学水平,扎扎实实为企业搞好培训服务。企业要根据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的需要,针对职工队伍的素质状况,有计划地制定教育培训规划,加强与培训主管部门和培训机构的联系,争取最佳培训方案和培训效果。

  “十一五”期间,省经贸委将重点抓好企业高层次经营管理人员培养基地、制造业紧缺人才培训基地、学习型企业示范基地、基层管理人员培训基地和企业职业教育十大实训基地建设。进一步完善教育培训质量评估制度,加强对各级各类企业培训机构办学条件和教学质量的考核与评估,实行动态管理,强化对培训过程和效果的跟踪调查与督导。

  (三)强化教材开发和师资队伍建设

  培训教材是影响企业教育培训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教材开发要本着“新、精、实、活”的原则,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注重针对性、实用性、新颖性和前瞻性。要突破传统教科书的框框,适当增加优秀案例的比重。要加强核心课程与基础课程的教材开发与建设,开发符合行业和企业特点的配套教材。“十一五”期间,省经贸委将组织力量,对现有工商管理培训教材按照新的形势和要求进行改编;对企业基层管理培训教材按照不同行业特点和专业需求进行扩展;围绕推进民营经济发展的需要,组织编写适应民营企业需求的新教材。通过努力,开发建立“工商管理培训”、“企业基层管理培训”、“民营企业培训”三大系列教材,以此为基础,逐步形成“适应发展,满足需求,实用先进,各具特色”的企业教育培训教材体系。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