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积极开展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
不断完善继续教育机制,倡导“经科教相结合”、“产学研一体化”的继续教育工作模式,大力开展工程和经济系列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加快培养各类紧缺型人才。围绕世界高新技术、现代制造业技术、信息技术、能源技术、管理技术以及环保技术领域的新发展,对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开展以“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等为主要内容的继续教育,不断改善他们的知识结构,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和业务能力。专业技术人员每年应参加累计不少于12天(或相应学时)的脱产学习。
4、大力加强技术工人的业务培训
适应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建设制造业强省的需要,大力抓好技术工人队伍建设,加快对高级技工的培养。根据职业技术标准和岗位操作能力的要求,通过技术比武、技能比赛和岗位练兵等多种形式,认真开展技术工人的职业技术培训和岗位技能培训。5年内,对重点技术岗位和关键技术工种的技术工人要培训一遍。严格执行“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的制度,认真抓好企业员工的上岗、转岗和一专多能培训,提高他们的素质和技术操作水平。对特殊工种(职业)、关键岗位,经培训合格,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
5、进一步加强企业智力引进和国际合作培训
适应我省对外开放的需要,加大引智力度,广泛拓展引智渠道,搞好引进项目与引智、引资与引智、引进设备与引智的相互结合;积极引进国(境)外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中长期智力引进项目;从企业实际出发,组织专家来企业咨询服务,解决引进技术和项目的消化吸收等实际问题。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进一步搞好国际合作培训,继续与澳大利亚、美国等国家合作开展MBA、EMBA人才培养以及各类工程技术人才培养,选派数百名企业优秀中青年管理骨干和技术骨干,分批分期赴国(境)外特别是世界500强企业培训进修,加快培养外向型人才。
6、加快建立企业职业经理人资格认证制度
按照《山东省“十一五”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的要求,加快建立“山东省企业职业经理人资格认证制度”,积极探索“党管人才”原则下市场化配置职业经理人才的有效方式和途径。制定科学的职业资格认证标准,不断完善人才评价技术和手段,逐步建立以市场评价为导向的企业职业经理人资格认证和考核评价体系,形成社会化的职业资格认证和市场准入制度。以建立“山东省企业职业经理人资格认证制度”为契机,推进实施“山东省企业高级职业经理人资格证书”工作,以此作为企业选人用人的重要依据和必要条件。大力发展社会化的职业经理人评价机构,建立职业经理人才库,推进职业经理人才市场建设,促进职业经理人才的优化配置与合理流动。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