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制定标准的同时,我省积极组织地方标准的实施工作。依据山东省地方标准《照相业服务质量等级》开展了照相业等级评定的试点工作;2004年在全省组织开展了《连锁商业零售业商品质量管理规范》实施试点工作,组织企业依据《连锁商业零售业商品质量管理规范》地方标准并参考GB/T 15496~15498《企业标准体系》系列国家标准的要求,建立包括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体系的商业零售业商品质量管理标准体系。这些工作都提高了服务企业的管理水平,保护了消费者权益,受到了企业和消费者的肯定和欢迎。
我省服务标准化工作还存在许多不足和问题,还远远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在:
1、 服务标准体系尚未建立。服务标准数量少,远不能满足服务业快速发展的需求。
2、 服务标准结构不合理。目前已制定的地方标准涉及的主要为传统服务业,现代服务业还是空白。
3、 服务行业对服务标准化重要性认识不够,对标准化的内容、方法、作用不熟悉,尚不能积极主动制定、实施标准,标准化还没能发挥出总结推广经验、规范促进管理、提高服务水平的有效作用。
3 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善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贯彻落实《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的“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服务业,完善服务标准,提高服务水平”的要求,与国家、行业标准相配套,建立完善我省的服务标准体系,为服务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全面提高服务标准化水平,促进我省服务业规范化发展。
4 主要目标
结合我省“十一五”期间突出发展现代服务业,壮大新兴服务业,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开拓服务业发展新领域的目标,提出符合服务业发展需要的标准制订项目,促进我省服务业向标准化、专业化、规范化方向发展,保护消费者利益。
到2010年基本实现以下目标:
4.1 初步建立我省的服务标准体系。根据国家、行业标准的制定,突出我省重点行业,配套建立以服务质量标准为主,包括服务资质等方面标准的标准体系,并针对各市发展需要,制定具有地域特点的服务标准。
4.2 标准制修订目标:到2010年制修订106项标准(见附件)。其中:2006年7项,2007年19项,2008年24项,2009年27项,2010年29项。同时对现有的7项地方标准进行修订。
4.3 标准实施目标:积极推动已发布地方标准的实施工作,通过主管部门、行业协会以及标准化中介组织,采取有效措施推动服务企业积极实施标准,重点促进服务质量水平的提高,发挥标准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作用。
5 主要任务
根据国民经济分类,重点组织制定以下服务领域的标准:
5.1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重点做好现代物流企业标准体系建立规范、道路运输服务、公交车司机等级评定、公交车服务、客运滚装服务、加油站服务、农产品(食品)流通加工与质量追溯、邮政开取信筒(箱)频次、投递服务、钢铁物流服务、商品配送服务等方面标准的研究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