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加强“三预”建设,着力提高指挥调度能力和水平。
(一)进一步推进预警到乡工作。要加强对刚建成的视讯到乡、视听到村系统的应用,及时发现和解决系统在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同时结合省提出的在所有乡镇建立防汛指挥机构的目标,进一步加强基层防汛应急指挥体系建设,有效解决基层防灾抗灾工作中存在的指挥体制不健全、专业人员较缺乏、预警信息接收不通畅等问题,全面提高各级防汛减灾应急水平。
(二)进一步强化预案到村工作。要不断创新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我市防洪减灾应急管理体系,不断丰富和完善“预警到乡、预案到村、责任到人”防灾抗灾工作机制。各地要及时组织对抗洪救灾工作进行总结,有针对性地做好预案的修改和完善工作。要针对村级换届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一步加强预案的交接、管理、宣传和责任落实工作,使预案成为长效机制在我市防灾减灾工作中长期发挥效用。
(三)进一步完善防汛指挥预警决策体系。要加大市水利信息一体化系统应用力度,不断对系统进行完善,同时进一步完善市水利信息一体化系统建设,不断充实工情数据库,为科学调度洪水打下良好基础。要加强气象预警系统和汀江、九龙江洪水预报及水库群联合调度系统等预警决策系统的研究和应用,不断通过实践提高系统预测预报的精确度。
四、切实加大投入,强化部门协作,共保防汛安全。
要进一步完善以公共财政为主渠道的防汛抗旱投资体制,建立完善的防灾减灾投入机制,各级财政用于防汛抗旱的预算内资金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而逐步增加,特大防汛基金要依法列入财政预算并足额到位,同时加强资金管理,确保工程安全、资金安全和干部安全。要持续加大投入,继续抓好防洪工程、排涝站、闸工程的建设以及河道清障整治和水库除险加固等工作。同时,在防洪减灾非工程体系建设上也要有稳定的投入,完善洪水预警报和水利信息一体化等系统,加快气象短时灾害性天气预测系统及地质灾害气象等级预报系统等软件的应用研究,进一步完善台风、水、雨情及地质灾害预防的科学预测预报体系,为防汛指挥决策提供科学参考,全面提高我市防灾抗灾能力。
各级防汛部门要积极主动地加强与市、县各有关部门的联系沟通,及时通报防汛抗旱信息,协助政府做好抢险救灾工作。要加强军民联防工作,紧紧依靠解放军、武警、消防部队和预备役军人,参照防洪应急预案,进一步健全应急救援体系,加强抢险救灾实战演练。气象、水文、防汛和水利部门要加强会商,做好雨情、水情和台风的科学预测预报工作,及时发布预警信息,为防汛抗旱指挥决策和科学调度提供及时可靠依据,发挥防汛工作的耳目和尖兵作用,做好政府的参谋;国土资源部门要切实做好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建设部门要做好城市防涝等工作;水利部门要做好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工作,保证防洪和各种用水安全;教育部门要负责学校的防汛安全工作;交通、公路、铁路等部门要按照分工做好水上和陆上交通安全和保畅通工作;经贸、煤管、安监等部门要做好矿山的有关防汛安全工作。新闻部门要发挥舆论作用,宣传防汛抗旱的典型经验和先进事迹,提高全社会防洪安全和自我防范意识,促进防汛抗旱工作。其他有防汛任务的部门,都要明确各自职责,以大局为重,保证防汛工作的顺利进行,共保防汛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