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扎实开展专项治理。抓住群众反映最强烈、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开展专项治理,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加大对中央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坚决纠正涉农乱收费、乱罚款和各种集资摊派等损害农民利益的突出问题。切实加强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强各类教育收费管理,防止以各种名义乱收费。重点防治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全面推行以政府为主导,以省为单位的网上药品集中采购。加大对公路“三乱”的明察暗访和查处力度,推进全省公路“三乱”投诉举报电话(96520)平台建设,认真执行公路“三乱”案件快速反应机制和公路无“三乱”达标摘挂牌制度。强化对社会保险基金、住房公积金和扶贫、救灾专项资金的监管,坚决杜绝贪污、截留、挤占、挪用等现象。
(三)着力抓好政风行风建设。
每年选择1-2个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部门和行业进行集中评议,推动部门和行业作风不断好转。深化“群众满意基层站所(办事窗口)”民主评议和创建工作,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完善监督制约机制。以“政风行风建设十大新事”评选活动和推广政风行风建设成功经验为抓手,不断推动我省政风行风建设。深入推进《阳光行动》、“政风行风热线”等节目进社区、进农村。各级党政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真心实意倾听群众呼声,着力解决一批突出问题,不断提高政府的公信力与影响力。采取多种方式,进一步加大对纠风工作的宣传力度,正确引导舆论,为纠风工作深入开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四)严肃查处不正之风。加强对科学发展重大决策部署执行情况、严重损害群众利益事件、纠风专项治理任务落实情况等的监督检查。加大查办案件力度,特别要重视对领导批示、媒体曝光、社会影响恶劣的不正之风问题的查处力度;对查处的重大问题,要公开曝光、通报。严格责任追究,对不正之风问题严重的地区和部门,要追究有关领导失职渎职的责任。
(五)完善体制机制。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问题,不仅要从严治标、坚决纠正面上的问题,更要注重治本和预防,消除导致不正之风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加快推进行政审批制度、财政管理制度、行政执法体制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最大限度地堵塞以权谋私、与民争利的体制机制漏洞。建立健全政务公开、行政问责、民主评议政风行风等制度,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防止权力滥用和失职渎职等行为,切实做到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
|